1.沙尘暴的资料和发生地区,国庆内回答
2.我与气象的小故事作文
3.黑龙江漠河5月飞雪,为什么最近极端天气这么多?
4.各气候形成原因,地理高手进
篇一:参观气象局日记
刮风下雨,气温升降,怎样知道下不下冰雹。我们这些天气预报中获得的这些气象信息到底是怎样来得呢?带着这些好奇和疑问,星期六上午,我们七色星小记者到莱芜市气象局去访。
来到气象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和喷泉,山和喷泉相映成趣,给人一总柔美平和的感觉。
我们先到的室外观测场参观人工降雨观测系统。人工降雨用的是防雹增雨火箭弹,一位叔叔为我们讲了火箭弹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让我们对气象知识有了更多地认识。叔叔告诉我们怎样能预防雷电:一是躲在屋里或汽车里;二是不能在避雷针附近;三是不能在水边;四是如果在山顶山打雷了,而当时又下雨了,你必须往下跑,跑到附近有比你更高的物体时,才能打伞;五是不能用太阳能,不能看电视,不能玩电脑。喔!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奥妙呀!
接着我们又到了室内天气预报制作处。这里有好多电脑,电脑上有卫星云图、雷达图。卫星云图是看各个地方的雨云,雷达图是看各个地方下雨了吗,有颜色就是下雨。在这里,我们问了叔叔阿姨们好多关于气象方面的知识,叔叔阿姨们都为我们一一作答,让我们了解了天气预报的整个制作过程。我们认真地倾听者,仔细的记录着。叔叔见我们听的认真,又非常感兴趣。就领我们来到了演播室,漂亮的天气预报员给我们演示了整个过程和现场录像。现场体会的感觉真好!
最后我们来到了室外天气预报测量处。先去了观测气象的地方。那里很开阔,没有任何阻挡物,占用了很大的面积,有一点点风都能感觉到。这里有测量地面温度的温度计,测降雨量的降雨器。百叶箱里装着测量温度、湿度、气压的仪器,天气预报,就是靠它们来预报的。
参观结束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气象局,在这次访中,我不仅知道了天气预报的测量与制作,也增加了对科普知识的兴趣,增长了通过实物参观和讲解,使我知道了许多书本上没学过的有关气象知识。我想,我以后更有兴趣学习科学这门课了!
篇二:参观气象局日记天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现在如果你想找一个明媚的日子去踏青,就得查询近几日的天气预报;如果你想找个微风拂面的日子去放风筝,也得去查询天气预报;如果你不想被调皮的春雨打湿衣襟考虑着是否带雨伞,最便捷的方式还是查询天气预报……天气是变化多端的,但天气预报总能很神奇很准确的告诉我们信息,这便让我疑惑了——天气预报是怎么预知“未来”的呢?我想大家也同我一样,但很高兴我们的疑问都伴着这次观察气象局解决了。
早上,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学校,同年国学们个个都盼着快到下午。终于,在同学们耐心的等候下,下午随雨而来。大家整齐的站好队伍,整装待发着,目的地:青阳县气象局。天虽然阴着个脸下着蒙蒙雨,但丝毫不影响我们内心的兴奋。
步行在环城路上,笔直的马路上点缀着五颜六色的伞花,洋溢着我们的欢声笑语。很快我们便来到了气象局。迎接我们的是一棵大杨树,它像一个坚守岗位的士兵一般一动不动。再向里走,目光被那成片的迎春花所吸引,果然,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看着那红的白的花,我们都不禁沉醉其中了。
欣赏美的花固然惬意,但是解决“预知未来”之谜才是此行的真正目的。
当我们走带一个小园里,看到草坪上放有各种测量气温的仪器。比如说低温,用来测量大地的温度;雨量器,用来量取雨水量;最吸引我的便是风向标,它长着三片如电风扇中的小叶片,旁边还有一个如高尔夫球杆似的东西,解说员说既是测量风速的,也是测量风向的。随后我们又来到了主控室,看着电脑屏幕上显示着近期的天气以及温度,看着投影幕上的天气预报员。大家都很认真的记录下了学习的内容,挂上了满载而归的笑容。
通过这次参观,我长了见识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人类科技的发达让我惊叹,也希望着会有更多如同预测天气技术的仪器造福着我们人类!
篇三:参观气象局日记今天我们古城小学的小记者参观了临海气象站。
我们冒雨去了气象站,参观了各种观测天气的仪器,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天气观测的相关知识。气象台台长告诉我们,气象站获得的数据会传送到气象局,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就根据这些数据结合卫星云图分析推测未来的天气,进行天气预报。
接着我们来到了气象局,车子一到门口,首先看到的是电子显示频上的一行大字:“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主题是监视天气,保护生命和财产。”开始我还很疑惑,天气跟生命和财产有什么关系呢?后来听了气象局工作人员史叔叔的讲座,我才恍然大悟。史叔叔在讲座中提到,现在全球的极端天气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人们的生命受到威胁,财产遭到严重的损失。比如前段时间北京雾霾天气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容易造成。全球变暖……为什么天气这么遭?叔叔介绍出现这些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人类干的好事。汽车尾气的.排放;工厂排放的废气,烟尘;农药,化肥的使用,那些空调、冰箱排出的气体让大气层形成了臭氧空洞;产生温室效应,南极北极冰川的溶化,海平面上升等等都会给我们人类带来灾难。
如果我们可以,把开轿车改成骑自行车,那就即节省汽油又环保。减少煤炭的燃烧,多植树造林。减少含氟空调、冰箱的使用;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都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减少这些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
篇四:参观气象局日记3月21日,我们凤翔小学四年级全体学生和老师去气象局参观,我有许多收获。
2点左右,我们终于出发了,在老师和保卫人员的指挥下,我们排着长龙似的队伍出发了。一路上,车辆让我们先走,人们用惊奇的目光看着我们,好像在想:这些小朋友要去哪里玩呀?
首先,我们进入气候观测场。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百叶箱,一位阿姨从百叶箱里拿出来两根温度计,一根写着00——800;另一根写着00——400。百叶箱是测量温度的。第二个是一个水槽,一位阿姨告诉我们这是测量蒸发量的。第三个是地下温度器,一位叔叔告诉我们这是用来测量地下5厘米、10厘米、158厘米的温度。地下温度器旁边是一个草坪,草坪里插着类似水管的东西,叔叔告诉我们这个草面温度器。
接着我们参观了气象局工作中心。叔叔告诉我们;要收集数据、收集气温,才能知道气象;如果长期不下雨,就会造成干旱;暴雨预警信号、闪电预警信号等。
今天,我知道了许多关于气象的知识,很高兴。
篇五:参观气象局日记为了迎接世界气象日,3月20日下午,学校老师带领我们五年级6个班的学生到青阳县气象局参观学习。
下午,尽管天上下着雨,还是挡不住我们的前行的脚步。我们怀着好奇而又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县气象局。在气象局里,一位气象员叔叔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他领着我们来到一栋大楼的二楼电脑监控室。一进门,许多不知名的仪器就跃入我们的眼帘。我们一个个瞪着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气象员叔叔耐心的给我们一一介绍,并给我们讲解许多关于气象的知识,如沙尘暴、雷雨的形成与危害,还有各种气象符号。通过叔叔的介绍,我了解到预警信号总体分为四级,按照灾害的严重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橙色、红色。叔叔还领我们观看了卫星云图,教我们如何看云识天气。最后气象员叔叔还给我们介绍了世界知名的气象站以及他们的分布情况。
参观完二楼,叔叔又领我们来到楼下的气象观测台。在楼下的观测台上,我生平第一次亲眼目睹了百叶箱、雨量器、风向标等等有关气象的测量仪器。这里的每一样东西都令我感到好奇。身边的同学不住的向气象员叔叔提问题。叔叔耐心的讲解给我们听。
通过这次的参观学习,我更深刻的了解到许多气象科普知识。以及一些有关气候的自然灾害的形成与逃生知识。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天气为了我们明天生活更美好。请保护好我们身边的生态环境。
沙尘暴的资料和发生地区,国庆内回答
2002年8月23日14时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录属于中国国土部的"堪407"号科学考察船"向阳红十号"(排水量105吨)正在中国钓鱼岛海域进行科考作业,14时27分二艘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村雨"级导弹驱逐舰同时出现在“向阳红十号”船员的视线中。舰名:"电"号(编号DD-105)、舰名"五月雨"号(编号DD-106)二日舰成"V"字队形迅速朝我科考船高速逼近,向阳红十号在不得不拔锚启航的同时发急电于我人民海军求助。
“向阳红10”号远洋调查船
向阳红10号船是我国为远程运载火箭全程飞行试验(代号718工程)首次研制的大型综合性海洋科学考察兼远洋通信船,它的使命任务是:
勘查海上试验靶场;
发布所在海域的中,短期天气预报和危险天气警报,为试验船队和火箭飞行试验提供水文,气象保障;
调查地球重力场,磁力场,为弹道修正提供资料;
保障远洋通信和试验时的转信及通信频率预报;
调查海洋水声,为火箭数据舱水下打捞的水声布阵提供海洋水声资料;
承担直升机遥测任务等;
根据国外船舶的常规分类,承担上述任务的船应分别为海洋调查船、天气船和通信船等三种不同类型的专用船。但因当时经费困难,结果该船综合了三种船型的特点,设计成一个大型多用船舶。该船有10层甲板,用了近7000吨钢材,安装了近9000台仪器设备,铺设管路近29公里,敷设电缆190多公里,其施工量相当于3艘万吨级货船。在船上除设有一般海洋综合调查船所有的各种仪器设备和实验工作室外,还设有:
大型舰载直升机系统,可满足一架“超黄蜂”型直升机长期在海上使用的要求;
气象中心系统,可承担中短期天气预报和危险天气警报;
全天候远洋通信系统,可保障多网络大容量全天侯数据通信和中继专信;
大功率海洋水声系统,可长时间连续进行海洋水声测试和声纳设备试验;
深潜工作艇系统。
在世界各国众多的海洋调查船中可以说找不出第二条类似这样别具一格的独特船型。因此,曰本的《世界舰船》杂志在报导该船时称之为大型特殊船。
该船于11年2月开始研究设计,15年7月开工建造,19年10月交船。经过多次近海交船试验和远洋专业性扩大试验,证明该船的各种性能均达到或超过了战术技术任务书规定的设计指标,满足了使用要求,荣获国防科委19年度重大科技成果总体设计一等奖。该船先后完成了我国首次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运载火箭试验,首次南极科考及南极长城站的建站任务,首次南太洋科学考察任务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85年,该船荣获我国首届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特等奖。
“向阳红10号”的主要尺度:
总长:156.2米
型宽:20.6米
吃水:7.75米
排水量:13000吨
巡航速度:20节
动力:9000匹柴油机2台
“向阳红10号”船体为球鼻船首,巡洋舰尾。双桨双舵,并且在舵上还带有螺旋桨,船中舭部有防摇鳍,船的操纵性和适航性能极好。在12级风中可以坚持航行,在任何两舱进水的情况下,不致下沉。
“向阳红10号”主要承担大洋的海洋水文、气象、水声、物理化学、地球物理、地质地貌、海洋生物等调查研究,为发展海洋科学和开发海洋服务。为了进行上述科研工作,在船上配置了各种科研装备:
1.直升机停机坪和机库。机坪面积533平方米,机库顶部设指挥塔和导航台。
2.前甲板设有28吨起重机,供吊放和回收深潜器用。
3.齐全的气象体系包括:气象火箭发射系统,探空气球系统,测风和测雨雷达,卫星云图接收,气象传真等设备,可以进行中短期气象预报。
4.大功率发讯机通讯系统和其它通讯设备,能同时进行两个方向的远距离通讯以及船船、船岸、船空的一般通讯。远距离通讯用天线高架在前桅和后桅顶端,罗经甲板和驾驶甲板四周竖立着众多的鞭状天线。
5.配有包括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内的先进导航设备,能在全球范围内安全航行并能满足海洋调查高精度定位要求。卫星导航定位天线安置在机库顶部甲板上。
6.上甲板的两舷和尾部设有调查用吊杆9具,用作海中取样。1200米至11000米的电缆、缆绳绞车10台,供水文物理、水化学、水声、地质、地磁、生物等项试验以及拖网作业用。
7.船上设有各学科的实验室及计算机房数十间,可以在现场进行各项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
8.全空调系统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外界气温为-18℃~35℃的情况下,室内保持20℃~27℃。
“向阳红十号”在二日舰左右夹击中驶向日本人所谓的中国海域,日舰上的76毫米主炮、20毫米MK方阵快炮各成战斗角度死死地盯住我科考船。14时50分日舰高音喇叭一句蹩脚中国话激怒了全体船员,"中国间谍船!滚出日本领海!"。一名船员打开了武器库,"咔嚓!咔嚓!"枪栓声响成一片。曾经是我海军某舰退役枪炮长的宋德昆在扑向37毫米炮位的同时吼到:"让你***看看这是谁家的地盘!"。日舰上嘲笑声一片,因为我科考船虽有万吨但船上仅备有防海盗用37毫米炮一门、25毫米炮二门。日舰笑归笑但还是马上驶离我炮射程外并继续要求我方前进。"抛锚!作业!"船长王长贵的话通过扩音器在冰冷的海面上回荡。日舰又打灯又打旗并于15时20分最后通牒三十分钟后如再不驶离将予以击沉。
“向阳红十号”全体船员旁若无人般的正常工作起来,时间也在一分一秒的走着。船上一片沉寂,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时间和空气都仿佛凝固了。话务员张平突然冲进指挥舱,"船长!我们撞了吧!"二副李经财问:"张平,你联系上了吗?""唉,一片雪花声!"指挥舱内又安静下来,大约五分钟后,船长王长贵冷冷地说:"咱们也别讨论了,我看“向阳红十号”上没孬种,准备毁资料、起锚撞日舰!"
15时41分27秒?望员丁晓军一声哭叫愣是传遍了这艘万吨航轮的每个角落。"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我们的军舰!我们-的-我们的-军-舰!"
中国人民海军051"旅大"级军舰在离日舰最后通牒还差九分钟时单舰赶到。051舰舰炮朝天齐鸣四响,灯光闪烁:"日方军舰,您正进入中国方面领海!请您回航!"接着又是四响舰炮齐鸣。日舰依然不动但也不回答,只是所有的炮都瞄向了我海军"051"舰。二分钟后,日舰上一阵小***。天空中出现了巨大的轰鸣声,二架歼-7战机挂满了火箭巢和空空导弹,距日舰高度仅五十米超低空掠过。紧接着日舰高速掉头仓惶撤退,我海军"051"舰单舰押二日舰,成“三”字型稳稳当当地驶过“向阳红十号”高大船体旁。“向阳红十号”船员们都哭叫着挤到"051"舰一边:“中国海军万岁!海军万岁!--万岁!!!”15时55分二日舰消失在“向阳红十号”船员的视线中。二十五分钟后,四架崭新的“飞豹”歼击轰炸机各挂二枚C-802空对舰导弹,友好而调皮地在“向阳红十号”头顶上盘旋了一圈。我们全体船员都哭成一片地跪倒在甲板上:“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不可战胜的!”
我与气象的小故事作文
一、沙尘来源及其路径
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季节,这是由于冬春季干旱区降水甚少, 地表异常干燥松散, 抗风蚀能力很弱, 在有大风刮过时, 就会将大量沙尘卷入空中, 形成沙尘
沙尘暴
暴天气。
从全球范围来看, 沙尘暴天气多发生在内陆沙漠地区, 源地主要有非洲的撒哈拉沙漠, 北美中西部和澳大利亚也是沙尘暴天气的源地之一。1933一1937年由于严重干旱, 在北美中西部就产生过著名的碗状沙尘暴。亚洲沙尘暴活动中心主要在约旦沙漠、巴格达与海湾北部沿岸之间的下美索不达米亚、阿巴斯附近的伊朗南部海滨, 稗路支到阿富汗北部的平原地带。前苏联的中亚地区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及土库曼斯坦都是沙尘暴频繁(≥15/年)影响区, 但其中心在里海与咸海之间沙质平原及阿姆河一带。
我国西北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 也是沙尘暴频繁发生的地区, 主要源地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毛乌素沙漠等。
从1999年到2002年春季,我国境内共发生53次( 1999年9次,2000年14次,2001年18次,2002年12次)沙尘天气,其中有33次起源于蒙古国中南部戈壁地区,换句话说,就是每年肆虐我国的沙尘,约有六成来自境外。这是7月2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李黄向媒体公布的研究结果。他说,2002年春季,我国北方共出现了12次沙尘天气过程。具有出现时段集中、发生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等3个特点。影响我国的沙尘天气源地,可分为境外和境内两种。分析表明:三分之二的沙尘天气起源于蒙古国南部地区,在途经我国北方时得到沙尘物质的补充而加强;境内沙源仅为三分之一左右。发生在中亚 (哈萨克斯坦)的沙尘天气,不可能影响我国西北地区东部乃至华北地区。新疆南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境内的沙尘天气高发区,但一般不会影响到西北地区东部和华北地区。我国的沙尘天气路径可分为西北路径、偏西路径和偏北路径:西北1路路径,沙尘天气一般起源于蒙古高原中西部或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高原,主要影响我国西北、华北;西北2路路径,沙尘天气起源于蒙古国南部或内蒙古中西部,主要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北部、东北大部;偏西路径,沙尘天气起源于蒙古国西南部或南部的戈壁地区、内蒙古西部的沙漠地区,主要影响我国西北、华北;偏北路径,沙尘天气一般起源于蒙古国乌兰巴托以南的广大地区,主要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和东北南部。
[编辑本段]
二、近年我国的大风沙尘天气
经统计,60年代特大沙尘暴在我国发生过8次,70年代发生过13次,80年代发生过14次,而90年代至今已发生过20多次,并且波及的范围愈来愈广,造成的损失愈来愈重。现将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的几次主要大风和沙尘暴天气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1993年:4月至5月上旬,北方多次出现大风天气。4月19日至5月8日,甘肃、宁夏、内蒙古相继遭大风和沙尘暴袭击。其中5月5日至6日,一场特大沙尘暴袭击了新疆东部、甘肃河西、宁夏大部、内蒙古西部地区,造成严重损失。1994年:4月6日开始,从蒙古国和我国内蒙古西部刮起大风,北部沙漠戈壁的沙尘随风而起,飘浮到河西走廊上空,漫天黄土持续数日。1995年:11月7日,山东40多个县(市)遭受暴风袭击,35人死亡,121人失踪,32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亿多元。1996年:5月29日至30日,自1965年以来最严重的强沙尘暴袭掠河西走廊西部,黑风骤起,天地闭合,沙尘弥漫,树木轰然倒下,人们呼吸困难,遭受破坏最严重的酒泉地区直接经济损失达两亿多元。1998年:4月5日,内蒙古的中西部、宁夏的西南部、甘肃的河西走廊一带遭受了强沙尘暴的袭击,影响范围很广,波及北京、济南、南京、杭州等地。4月19日,新疆北部和东部吐鄯托盆地遭瞬间风力达12级的大风袭击,部分地区同时伴有沙尘。这次特大风灾造成大量财产损失,有6人死亡、44人失踪、256人受伤。5月19日凌晨,新疆北部地区突遭狂风袭击,阿拉山口、塔城等风口地区风力达9至10级,瞬间风速达每秒32米,其他地区风力普遍达到6至7级。狂风刮倒大树,部分地段电力线路被刮断。1999年:4月3日至4日,呼和浩特地区接连两天发生持续大风及沙尘暴天气。这次沙尘暴的范围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地区一直到东部的通辽市南部,瞬时风速为每秒16米。伊克昭盟达拉特旗风力最高达到10级。2000年:3月22日至23日,内蒙古自治区出现大面积沙尘暴天气,部分沙尘被大风携至北京上空,加重了扬沙的程度。3月27日,沙尘暴又一次袭击北京城,局部地区瞬时风力达到8至9级。正在安翔里小区一座两层楼楼顶施工的7名工人被大风刮下,两人当场死亡。一些广告牌被大风刮倒,砸伤行人,砸坏车辆。2002年:3月18日到21日,20世纪90年代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影响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沙尘天气过程袭击了我国北方14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影响人口达1.3亿。
[编辑本段]
三、什么是沙尘暴?
沙尘暴 (sand duststorm) 是沙暴 (sandstorm) 和尘暴 (duststorm) 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
沙尘暴
度小于 1km 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其中沙暴系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它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
[编辑本段]
四、沙尘天气概念、规定和标准
[编辑本段]
(一)沙尘天气概念:
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四类。
浮尘: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天气现象;
扬沙: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公里至10公里以内的天气现象;
沙尘暴: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
强沙尘暴:大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模糊不清,浑浊不堪,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天气现象。
澳大利亚沙尘暴卫星照片
[编辑本段]
(二)沙尘天气过程分类
沙尘天气过程分为四类:浮尘天气过程、扬沙天气过程、沙尘暴天气过程和强沙尘暴天气过程。
浮尘天气过程:在同一次天气过程中,我国天气预报区域内5个或5个以上国家基本(准)站在同一观测时次出现了浮尘天气;
扬沙天气过程:在同一次天气过程中,我国天气预报区域内5个或5个以上国家基本(准)站在同一观测时次出现了扬沙天气;
沙尘暴天气过程:在同一次天气过程中,我国天气预报区域内3个或3个以上国家基本(准)站在同一观测时次出现了沙尘暴天气;
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在同一次天气过程中,我国天气预报区域内3个或3个以上国家基本(准)站在同一观测时次出现了强沙尘暴天气。
[编辑本段]
(
五、沙尘暴天气成因及物理机制
沙尘暴天气成因
有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形势,有利的沙、尘源分布和有利的空气不稳定条件是沙尘暴或强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强风是沙尘暴产生的动力,沙、尘源是沙尘暴物质基础,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是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从而夹带更多的沙尘,并卷扬得更高。
除此之外,前期干旱少雨,天气变暖,气温回升,是沙尘暴形成的特殊的天气气候背景;地面冷锋前对流单体发展成云团或飑线是有利于沙尘暴发展并加强的中小尺度系统;有利于风速加大的地形条件即狭管作用,是沙尘暴形成的有利条件之一。
沙尘暴形成的物理机制
在极有利的大尺度环境、高空干冷急流和强垂直风速、风向切变及热力不稳定层结条件下,引起锋区附近中小尺度系统生成、发展,加剧了锋区前后的气压、温度梯度,形成了锋区前后的巨大压温梯度。在动量下传和梯度偏差风的共同作用下,使近地层风速陡升,掀起地表沙尘,形成沙尘暴或强沙尘暴天气。
沙尘暴主要危害方式
⑴ 强风:携带细沙粉尘的强风摧毁建筑物及公用设施,造成人畜伤亡。
⑵ 沙埋:以风沙流的方式造成农田、渠道、村舍、铁路、草场等被大量流沙掩埋,尤其是对交通运输造成严重威胁。
⑶ 土壤风蚀:每次沙尘暴的沙尘源和影响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风蚀危害,风蚀深度可达1~10厘米。据估计,我国每年由沙尘暴产生的土壤细粒物质流失高达106~107 吨,其中绝大部分粒径在10微米以下,对源区农田和草场的土地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⑷ 大气污染:在沙尘暴源地和影响区,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TSP)增加,大气污染加剧。以1993年“5.5”特强沙尘暴为例,甘肃省金昌市的室外空气的TSP浓度达到1016 mg/m3,室内为80 mg/m3,超过国家标准的40倍。2000年3—4月,北京地区受沙尘暴的影响,空气污染指数达到4级以上的有10天,同时影响到我国东部许多城市。3月24—30日,包括南京、杭州在内的18个城市的日污染指数超过4级。
黑风的危害
黑风的危害主要有两个字,一是风二是沙。
大风的危害也有二:一是风力破坏,二是刮蚀地皮。
先说风力破坏。大风破坏建筑物,吹倒或拔起树木电杆,撕毁农民塑料温室大棚和农田地膜等等。此外,由于西北地区四、五月正是瓜果、蔬菜、甜菜、棉花等经济作物出苗,生长子叶或真叶期和果树开花期,此时最不耐风吹沙打。轻则叶片蒙尘,使光合作用减弱,且影响呼吸,降低作物的产量;重则苗死花落,那就更谈不上成熟结果了。例如,993年5月5日黑风,使西北地区8.5万株果木花蕊被打落,10.94万株防护林和用材林折断或连根拔起。此外,大风刮倒电杆造成停水停电,影响工农业生产。1993年5月5日黑风造成的停电停水,仅金昌市金川公司一家就造成经济损失8300万元。
大风作用于干旱地区疏松的土壤时会将表土刮去一层,叫做风蚀。例如1993年5月5日黑风平均风蚀深度十厘米(最多50厘米),也就是每亩地平均有60到70立方米的肥沃表土被风刮走。其实大风不仅刮走土壤中细小的黏土和有机质,而且还把带来的沙子积在土壤中,使土壤肥力大为降低。此外大风夹沙粒还会把建筑物和作物表面磨去一层,叫做磨蚀,也是一种灾害。
沙的危害主要是沙埋。前面说过,狭管,迎风和隆起等地形下,因为风速大,风沙危害主要是风蚀,而在背风凹洼等风速较小的地形下,风沙危害主要便是沙埋了。例如,1993年5月5日黑风中发生沙埋的地方,沙埋厚度平均20厘米,最厚处达到了1.2米。
此外更重要的是,人的生命的损失。例如1993年5月5日黑风死亡85人,伤264人,失踪31人。此外,死亡和丢失大牲畜12万头,农作物受灾560万亩,沙埋干旱地区的生命线水渠总长2000多公里,兰新铁路停运31小时。总经济损失超过5.4亿元。
[编辑本段]
六、沙尘暴天气的危害
沙尘暴天气是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北部地区出现的强灾害性天气,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畜伤亡等,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
沙尘暴
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极大的危害。沙尘暴危害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生态环境恶化
出现沙尘暴天气时狂风裹的沙石、浮尘到处弥漫,凡是经过地区空气浑浊,呛鼻迷眼,呼吸道等疾病人数增加。如1993年5月5日发生在金昌市的强沙尘暴天气,监测到的室外空气含尘量为1016毫米/立方厘米,室内为80毫米/立方厘米,超过国家规定的生活区内空气含尘量标准的40倍。
2、生产生活受影响
沙尘暴天气携带的大量沙尘蔽日遮光,天气阴沉,造成太阳辐射减少,几小时到十几个小时恶劣的能见度,容易使人心情沉闷,工作学习效率降低。轻者可使大量牲畜患染呼吸道及肠胃疾病,严重时将导致大量“春乏”牲畜死亡、刮走农田沃土、和幼苗。沙尘暴还会使地表层土壤风蚀、沙漠化加剧,覆盖在植物叶面上厚厚的沙尘,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造成作物减产。
3、生命财产损失
1993年5月5日,发生在甘肃省金昌、威武、民勤、白银等地市的强沙尘暴天气,受灾农田253.55万亩,损失树木4.28万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36亿元,死亡50人,重伤153人。2000年4月12日,永昌、金昌、威武、民勤等地市强沙尘暴天气,据不完全统计仅金昌、威武两地市直接经济损失达1534万元。
4、交通安全(飞机、汽车等交通事故)
沙尘暴天气经常影响交通安全,造成飞机不能正常起飞或降落,使汽车、火车车厢玻璃破损、停运或脱轨。
[编辑本段]
七、沙尘暴产生的原因
沙尘暴缘起土壤风蚀
据新华社兰州电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专家的努力下,一项为探讨沙尘物质的启动、传输机理而专门设立的沙尘暴风洞模拟实验近日用品顺利完成。
通过实验,专家们发现,土壤风蚀是沙尘暴发生发展的首要环节。风是土壤最直接的动力,其中气流性质、风速大小、土壤风蚀过程中风力作用的相关条件等是最重要的因素。另外土壤含水量也是影响土壤风蚀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项实验还证明,植物措施是防治沙尘暴的有效方法之一。专家认为植物通常以3种形式来影响风蚀:分散地面上一定的风动量,减少气流与沙尘之间的传递;阻止土壤、沙尘等的运动。
此外,通过实验研究人员得出一条结论: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
沙尘暴的元凶:大气环流
北京春天里发生沙尘暴的短暂一幕,只不过是中国北方连绵约30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在二三百万年中每年都要经历的天气过程,所不同的是,后者的风力更强,刮风的时间更长(可以持续几天),沙尘的来源并不是50米开外的十字路口,而是上百公里以外的沙漠和戈壁。
就如同上帝在玩一个匪夷所思的游戏:他把中国西北部和中亚地区沙漠和戈壁表面的沙尘抓起来往东南方向抛去,任凭沙尘落下的地方渐渐堆积起一块高地。这个游戏从大约240万年以前就开始了,上帝至今乐此不疲(2002年《自然》杂志发表了中国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把其开始的时间推到了2200万年前)。
事实上,风就是上帝抛沙的那只手。
印度板块向北移动与亚欧板块碰撞之后,印度大陆的地壳插入亚洲大陆的地壳之下,并把后者顶托起来。从而喜马拉雅地区的浅海消失了,喜马拉雅山开始形成并渐升渐高,青藏高原也被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隆升起来。这个过程持续6000多万年以后,到了距今大约240万年前,青藏高原已有2000多米高了。
地表形态的巨大变化直接改变了大气环流的格局。在此之前,中国大陆的东边是太平洋,北边的西伯利亚地区和南边喜马拉雅地区分别被浅海占据着,西边的地中海在当时也远远伸入亚洲中部,所以平坦的中国大陆大部分都能得到充足的海洋暖湿气流的滋润,气候温暖而潮湿。中国西北部和中亚内陆大部分为亚热带地区,并没有出现大范围的沙漠和戈壁。
然而东西走向的喜马拉雅山挡住了印度洋暖湿气团的向北移动,久而久之,中国的西北部地区越来越干旱,渐渐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这里就是堆积起了黄土高原的那些沙尘的发源地。体积巨大的青藏高原正好耸立在北半球的西风带中,240万年以来,它的高度不断增长着。青藏高原的宽度约占西风带的三分之一,把西风带的近地面层分为南北两支。南支沿喜马拉雅山南侧向东流动,北支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开始向东流动,这支高空气流常年存在于3500—7000米的高空,成为搬运沙尘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由于青藏高原隆起,东亚季风也被加强了,从西北吹向东南的冬季风与西风急流一起,在中国北方制造了一个黄土高原。
在中国西北部和中亚内陆的沙漠和戈壁上,由于气温的冷热剧变,这里的岩石比别处能更快地崩裂瓦解,成为碎屑,地质学家按直径大小依次把它们分成:砾(大于2毫米),沙(2—0.05毫米),粉沙(0.05—0.005毫米),黏土(小于0.005毫米)。黏土和粉沙颗粒,能被带到3500米以上的高空,进入西风带,被西风急流向东南方向搬运,直至黄河中下游一带才逐渐飘落下来。
二三百万年以来,亚洲的这片地区从西北向东南搬运沙土的过程从来没有停止过,沙土大量下落的地区正好是黄土高原所在的地区,连五台山、太行山等华北许多山的顶上都有黄土堆积。当然,中国北部包括黄河在内的几条大河以及数不清的沟谷对地表的冲刷作用与黄土的堆积作用正好相反,否则的话,黄土高原一定不会是现在这样,厚度不超过409.93米。太行山以东的华北平原也是沙土的沉降区,但是这里是一个不断下沉的区域,同时又发育了众多河流,所以落下来的沙子要么被河流冲走,要么就被河流所带来的泥沙埋葬了。
中国古籍里有上百处关于“雨土”、“雨黄土”、“雨黄沙”、“雨霾”的记录,最早的“雨土”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50年:天空黄雾四塞,沙土从天而降如雨。这里记录的其实就是沙尘暴。
雨土的地点主要在黄土高原及其附近。古人把这类事情看成是奇异的灾变现象,相信这是“天人感应”的一种征兆。晋代张华编的博物志中就记有:“夏桀之时,为长夜宫于深谷之中,男女杂处,十旬不出听政,天乃大风扬沙,一夕填此空谷。”
1966—1999年间,发生在我国的持续两天以上的沙尘暴竟达60次。中科院刘东生院士认为,黄土高原应该说是沙尘暴的一个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积累了过去几百万年以来沙尘暴的记录。中国西北部沙漠和戈壁的风沙漫天漫地洒过来,每年都要在黄土高原上留下一层薄薄的黄土。
[编辑本段]
八、沙尘暴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沙尘暴的危害虽然甚多,但整个沙尘暴的过程却也是自然生态系所不能或缺的部份,例如澳洲的赤色沙暴中所夹带来的大量铁质已证明是南极海浮游生物重要的营养来源,而浮游植物又可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减缓温室效应的危害,因此沙暴的影响层级并非全为负面。或许在另一层面来说,沙尘暴也许也是地球为了应对环境变迁的一种症候,就像我们感冒了会发生咳嗽是为了排除气管中的废物一样。为研究沙暴提供塔斯曼海养分以及其它诸多效应等,澳洲曾汇集了许多气候学者。他们发现澳洲沙暴的红色石英沉积物也可在新西兰找到,并且反而肥沃了新西兰的土地;因此澳洲沙尘暴所造成的养分损失却可造成新西兰土地的养分收获。而像是夏威夷当地肥沃的土壤沉积物根据分析资料也可证明有许多的养料成分也是来自遥远的欧亚大陆内部。正因为两地相隔万里,普通的风无法把内陆的尘埃吹到这么遥远的地方,因此正是沙尘暴,把细小却包含养分的尘土携上3000米高空,穿越大洋,再播种一般把它们撒下来。除了夏威夷群岛,科学家还发现,地球上最大的绿肺―亚马孙盆地的雨林也得益于沙尘暴,它的一个重要的养分来源也是空中的沙尘。沙尘暴能把盘石变得葱葱郁郁的秘密在于,沙尘气溶胶含有铁离子等有助于植物生长的成分。此外由于沙尘暴多诞生在干燥高盐碱的土地上,沙尘暴所挟带的一些土粒当中也经常带有一些碱性的物质,所以往往可以减缓沙尘暴附近沉降区的酸雨作用或土壤酸化作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王自发先生曾说:“沙尘暴的确降低了酸雨的酸性。沙尘及其土壤粒子的中和作用使中国北方降水的PH值增加0.8-2.5,韩国增加05.-0.8,日本增加0.2-0.5。如果没有沙尘的作用,那么很多北方地区的酸雨危害要严重得多。”也因此,沙尘暴虽然危害甚大,却也是地球自然生态当中的一个必经的过程,因为自人类有史以来,便有沙尘暴的出现了。只是我们应该更积极的找寻异常沙尘暴频率发生的机制,以真正解决异常气候变迁所对于环境的危害性。
黑龙江漠河5月飞雪,为什么最近极端天气这么多?
1. 350字作文气象科学家竺可桢的故事
竺可桢5岁进学堂,7岁开始写作文。竺可桢写作文,常常是写了一遍,自己觉得不好又重新再回写一遍,等答到他自己认为满意了才停笔。竺可桢读书很用功,一天晚上,当他上床睡觉时,大公鸡已经“喔、喔”地啼叫了。母亲怕累坏了他的身子,就常常用陪学的办法督促他早睡。竺可桢很聪明,有时随母亲睡了,可当他听到鸡叫时,知道天快亮了,又轻轻地爬起来,背诵老师教的国语课。
竺可桢不仅爱学习,还爱用脑子思考问题。家乡雨水特别多,屋檐上老是滴水,落在石板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竺可桢站在一旁数那滴答作响的水滴,数着数着,他像发现了奇迹,眼睛盯住石板出神,他心里纳闷:哎,这些石板上怎么有一个一个的水坑呀,水滴正好滴在小坑里。再看看另外一块石板,也是同样的情况。他立即跑去请教父亲。
竺嘉祥听了儿子的问话,由衷地高兴,耐心地向他解释说:“小熊啊,这就叫‘水滴石穿’呀!别看一滴一滴的雨水没有什么厉害的,但是,天长日久,石板就被滴出小坑了。读书、办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只有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2. "我"和天气的故事(作文)
叮呤呤,我打了个哈欠,这是未来的一个早上,我看了看闹钟,今天是星期回六,我准备坐时光机去答观察天气。
我做好一切准备后,我来到了时光机器前,输入了“晴天”两个字,一按按钮,我一下子进入了晴天。
哇,真舒服啊!一阵阵微风吹得我头发都飘了起来,看看周围,树木都像一个个士兵一样挺立在草地上,再看看柳树,柳丝吹得好像在风中翩翩起舞。过了一会,我有些热了,便站在树下,忽然,我想起来要回去了,便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晴天。
我又输入“下雪”两个字,按了按钮,又嗖得一下进入了下雪的天气,寒风吹得我只打颤,我赶紧披上了棉袄,这才暖和,不一会,我开始搭起雪人了,我先滚了一个大雪球,然后滚了一个小雪球,再用手画出脸,一个雪人做好了。我抓了一小把雪,尝了尝,天啊!是香草口味的冰淇淋,我大口大口的起来,吃够以后,我又回家了。
自从回到家以后,我有一个建议,每天要看天气预报,不然会造成失误哦。
总评:这是一篇童话。这种表达也是一种学习方式,至少文章写了两种天气情况。如果单纯看文章的表达,语言通顺,结构清晰,算是一篇好文章。但从学科内容来看,或者从标题来看,其对天气的描写不够具体,也没有涉及有关天气的知识。
3. 气候与我作文800字
大家好,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事情,我反正是知道内.告诉你们吧,现在全球容气候变暖,已经成为我们生存的严重威胁。
你们知道全球气候为什么会变暖吗?那是因为人们过度使用空调、冰箱等制冷工具,向大气排放有毒气体。臭氧层被大面积破坏,大家应该都听过《女娲补天》的故事,现在,世界上真的出现了一个洞,那就是臭氧层空洞:南极上方以出现了一个大的臭氧层空洞,我国蒙古地区以及青藏高原地区也已出现臭氧层空洞,太阳上的紫外线大面积入侵,破坏我们的健康。
现在气候变暖的现象很严重,严重到北极熊都不能够冬眠了!全球气候变暖意味着大批生活在极地地区的动物无法生存,导致它们的灭亡,那些动物一旦死去,意味着人类也将走向灭亡。未来的世界,天气会变的很糟糕,夏天会更热,更长,而冬天则会变的很温暖,也会变的很短,春天和秋天则会变的很糟糕。
所以,请大家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能源,我们的生活将会变的更美好!谢谢大家!
4. 气象与我们同在作文600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学校组织全校师生一起去实践活动,而四年级则去气象局.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高兴地一蹦三尺高,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去了解松阳的气象知识了.
一路上,花儿向我们微笑,鸟儿在向我们问好,大树在向我们招手,不一会儿,就到了气象局.那里的叔叔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各种气象设备的用途.
由于我们站在空旷的地方,听不清叔叔的介绍,便依次排队进入观测地,与各种气象设备进行近距离的“亲密接触.”
一进小栅门,我们就直奔那最引人注目的风塔.那里有五六个同学了,他们满脸好奇,摸摸这个,看看那个,还在议论着什么.风向标以前在科学课上说过,可见实物还是第一次.你看,这家伙像根标杆,其貌不扬的,谁知道它竟能精确地测出风吹来的方向.那上面的风杯小小的,像三个小勺子,它是用来测风速的.风越大,风杯转得越快.
你瞧,那三个乳白色的百叶箱一字排开,像列队的士兵等候检阅.我们先来到旁边第一个百叶箱,这里面放着手动测量仪,它这小东西能画出一天中不同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图.我们接着来到第二个百叶箱旁边,老师打开百叶箱,只见里面放着一根棍子似的小东西.你可别小看它,它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气监控装置,它能把每一分钟的数据及时传进室内电脑里.由电脑结合人脑分析,就能了解今天的天气情况.然后我们又来到第三个百叶箱旁边,里面有四根温度测量管,看起来它们和温度计差不多,其实它们能测出松阳全天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其它有日照计、雨量器、能见度测量器,最引人注目的是太阳能充电板,它为这个能见度测量器提供电量.我们在高兴之余,竟然踩上了测量地表和地下不同深度的温度计呢!
叔叔还介绍说,这些气象监测装置能为人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提供许多方便呢!
这次的气象局之行,我们不仅了解了气象设备的用途,还了解到许多的天文知识,真是受益匪浅呀!
5. 关于气象的作文
电闪雷鸣,花草树木,春夏秋冬……这些都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瑰宝。而在这些“宝藏”中,我最喜欢雨的声音。
春雨总是那么和善,那么温柔。她常和春风姑娘手牵着手一起散步。她驱赶了严冬的酷寒,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唤醒了冬眠的动物。她又给大地披上了绿装:柳枝儿抽芽、桃花儿开放、小草儿嫩绿,小鸟们又开始了故事会。小白兔又准备邀请小乌龟来举行赛跑。农民伯伯又开始了繁忙的春耕,播下春天的,准备秋天的丰收。
夏天的雨总是那么疯狂。他总是伴随着台风而来,雷公公和电婆婆总会在这时开展一场“家庭大战”。大战还未平息,暴雨也掺和了进来,仿佛要把整个世界都给吞没了。不过,他们只是纸老虎,看他们一副凶巴巴的样子,其实过几天就平静了。
秋天的雨,是一把可爱的钥匙,她带着清凉和温和,轻轻的,轻轻的,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秋雨用她的魔法,让火红的高粱、灯笼似的梨子、金**的稻田都长成了大个子。雨后的彩虹、雨后的瓜果飘香让我陶醉了。
冬天的雨,总是那么的阴冷,似乎还有点小小的毒辣。那雨滴伴随着冷风打在你的脸上,有一股针扎般的疼。一场雨后,气温又下降了几度,说不定就让你发高烧!鼻涕喷嚏都来了,直流三尺。
雨给人以凉爽,也给人带来麻烦,但我还是喜欢雨。
6. 以我与气候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作文
气候与生活
一年四季,分:暖春、酷暑、金秋和寒冬。其中,我最喜欢粉装玉砌的白色世界----冬天。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可是,我已经有几个年头没见过那小巧玲珑的雪花了。暖冬的现象越来越多,有些年在寒冷刺骨的冬天也能见到属于春天那五彩缤纷的花呀,绿茸茸的草呀,绿油油的嫩芽······高温的天气使我们头晕目眩,气温的忽高忽低让大人们提心吊胆,给孩子们胡乱穿衣服,因此医院总是人山人海······
随着生活的变化,气候也在变化,跟着气候的环境更在变化。一直以来,人们都在不停地谋求发展和繁华,从来未曾重视过气候的变化。可是现在,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变了大气层,造成了温室效应。湛蓝的天空在渐渐地脱去美丽的衣裳,换上了一身灰蒙蒙的轻纱,台风暴雨时常来光顾我们,夜空的星星也一颗颗地光荣退休······据说,如果全球气温升高2摄氏度,地球上沿海许多国家和城市将被淹没,如果全球气温升高4摄氏度,地球上北冰洋将全部融化,北极的冰川可能会消失。听到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消息,我已经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机正慢慢的降临。不过,人们也在关注这件事情。
据一些气候专家预测,如果气温变暖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那么五十年过后,很可能会发生令我们非常恐怖的事情。也有专家说,在地球的历史上发生过几次类似《后天》那样的气温变暖后突然下降的全球气候突变灾难。所以,对于气候变暖是需要各个国家和民族,以致整个地球的人们共同努力的。
在新闻中,我多次听到开展全国减排日活动,还鼓励人们乘坐公交车,减少小汽车的排放数量。但专家提议应该提高燃油型号,限制高排放的燃油使用。如果只是片面的宣传鼓励,却也不能解决人们面临的实际问题,更靠谱的是用实际行动。
我希望,大家能同心协力,不要让灾难发生,这既是为我们自己的未来着想,也是为我们的后代献上一片光明的前程!
7. 《我是小小气象员》五百字作文
今天舒老师叫我们从今天开始注意观察天气,在班级的黑板报上办一版个小小气象站,可以提醒权同学们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晚饭后,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看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前有一些广告,我就开始想:明天的天气会是什么样的?天气预报终于开始了,我和爸爸、妈妈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视,妈妈还表扬我说:“你今天看得可最认真啊!”我听了,心里乐开了花。
我知道了明天的天气了,2度-7度,多云。听了天气预报后,我准备明天提醒同学们多穿点衣服,虽然有太阳,但还是很冷的。小心感冒噢!
8. 写一篇小作文,介绍今天的天气情况
电闪雷鸣,花草树木,春夏秋冬……这些都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瑰宝.而在这些宝藏之间,我犹甚喜欢雨的声音.
春雨总是那么的温馨,那么的和善.她常和春风一起走动.驱赶了严冬的酷寒.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唤醒了冬眠的动物.给大地披上了绿装:柳枝儿抽芽、桃花儿开放、小草儿绿嫩,小鸟们又开始了叽叽喳喳的故事会.小白兔又准备邀请小乌龟来举行龟兔赛跑.农民伯伯又开始了繁忙的春耕大生产.播下春天的,准备秋天的丰收.
夏天的雨,总是那么的疯狂.总是伴随这台风呼啸而来,雷公公和电婆婆是一对夫妻.噼里啪啦的大吵起来.暴雨带着这对夫妻好像要吞没整个世界.不过,它又是个纸老虎,看它一副凶巴巴的样子,其实蹦跶不了几天.尽管这样,还是令我讨厌的.
秋天的雨,是一把可爱的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的,轻轻的,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秋雨催熟了火红的高粱、催熟了灯笼似的梨子、催熟了金**的稻田、芳香的桂花,金黄的秋菊,火红的玫瑰,圣洁的百合…….雨后的彩虹、雨后的瓜果飘香……我被这秋雨陶醉了.
冬天的雨,总是那么的阴冷,似乎还有点小小的毒辣.那雨滴伴随着冷风打在你脸上,有一股针扎般的疼.一场雨后,便要冷一成.搞不好就要你严重发烧39度以上!鼻涕喷嚏一起来,直流三尺.所以,我不喜欢冬天的雨.
天猫美国普卫欣提示:雾霾天气出行记得做好防护。
太阳追赶乌云,照亮了大地,白云又跑到了蓝天上来嬉戏.推开窗户,一阵泥土的清香迎面扑来,空气格外清新.杨柳的枝条经过雨水的冲洗,绿得发亮.一这阵风吹来,不时抖落下一些留在树叶上的水珠.雨后的天气更美,空气更新鲜.经过雨水的的洗礼,每朵野花,每棵小草的色彩都如此晶莹亮丽,就算是五彩斑斓的蝴蝶也无法与它们媲美.加上山中的淡淡雾气,这如梦的神秘,引领我走向五彩的世界.
雨给人以凉爽,给人以惬意,我喜欢雨
9. 有关气象的作文
蚂蚁搬家晴必雨
大自然是个奇妙的世界,地球上的天气变化无常。我们聪明的祖先,经版过五千年的观察、权积累,终于编成了成千上万条有关气象的谚语。一次,我在一本关于气象的书上看到这样一条谚语——“蚂蚁搬家晴必雨”。我将信将疑,是不是蚂蚁忙着搬家,就一定会下雨呢?于是我便抱着强烈的好奇心去验证这条谚语。
夏天的一个下午,我在一棵大树下乘凉,正巧发现了一群正在搬家的黑蚂蚁。它们个个脚步匆匆,有的的带着乳白色的蚂蚁卵,有的带着灰褐色的蚂蚁蛹,有的带着老蚁、伤蚁,还有的带着各种各样的食物……我突然想到那句谚语,就静下心来观察验证。我抬头望望高高的蓝天,现在是晴空万里,太阳 *** 辣的,毫不留情的把光和热洒向大地,而且天边还飘着几朵白云。好奇心驱使我沿着蚂蚁们的队伍去观察,我发现蚂蚁在往高处搬。
过了几个小时,蓝天开始晴转阴。过了一会儿,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不久就下起倾盆大雨。这下,我哑口无言了。心里暗暗称赞,小小的蚂蚁啊,你们真是一个会呼吸的晴雨表!
通过了这件事,我懂得了这些谚语都是有科学根据的。我为我们有这样的祖先而感到骄傲、自豪。
10. 作文关于天气与我的一件事600字
我每天骑自行车上抄班袭,由于雾霾呼吸感觉困难,由于阴霾、轻雾、沙尘暴、扬沙、浮尘、烟雾等天气现象,都是因浮游在空中大量极微细的尘粒或烟粒等影响致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有时使气象专业人员都难于区分。必须结合天气背景、天空状况、空气湿度、颜色气味及卫星监测等因素来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结论,而且雾和霾的天气现象有时可以相互转换的。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严重会致死。
这样的天气要减少户外运动。最好佩戴口罩之类的防护措施。京东山有普卫欣、绿盾等美国进口的一次性口罩。安全卫生避免感染。
各气候形成原因,地理高手进
1、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越来越多。
根据国际上的气候专家声称,南极和北极的冰川已经大面积融化,全球正在升温,细心的人也会发现,现在的冬天比前些年要温暖了很多,而全球升温导致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极端天气越来越多,例如龙卷风,暴雨和罕见的高温天气。
极端天气对天气预报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小时候天气预报说下雨第2天就会下雨,但现在很少有这样了,天气预报也很难揣测天气变化究竟如何。
2、人类污染环境。
人类污染环境最直接的原因是有害气体排放的太多,一些工厂的污水和废气严重影响了环境的生态平衡,再加上人类乱砍滥伐导致一些地方的沙漠化比较严重,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私家车走到了马路上。
种种因素正在慢慢的污染我们的环境,所以现在也在这方面不断做出努力,要求汽车限号出行,鼓励绿色出行。
争取在2050年之前建设一个健康美丽生态漂亮的中国。
3、人类的发展总是建立在破坏环境的基础之上。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件事情,极端天气是属于大自然的一种自然气象,也就是说无论人类有没有破坏环境,极端天气都有可能出现,但是由于人类破坏环境较严重,导致了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
如果人类还无休止的破坏环境,迎接人类的将是更多的极端天气,甚至是威胁到人们的生命。
总体来说要想控制极端天气的发生,首先要做的是保护好环境,不能再让环境受到破坏,其次是要呼吁全球的人去治理南极和北极的冰川融化。
只有地球的环境回到正常水平,极端天气才会越来越少。
温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包括我国华北和东北、朝鲜的大部、日本的北部以及苏联远东地区的一部分。冬季受来自高纬度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夏季受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暖热多雨。这样的气候称为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西岸,如西欧、北美和南美西岸狭长地带,以西欧为典型。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海洋气流吹向大陆,受海洋调节作用明显。这样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候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多形成沙漠等。这样的气候被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全年在赤道气团控制下,高温、多雨、湿度大。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气温年较差很小,年降水量一般超过2000毫米,分配比较均匀。这样的气候被称为热带雨林气候。
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锋面气旋活动频繁,气候温和,最冷月均温在4~10℃之间,降水量丰沛。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燥,云量稀少,阳光充足。全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冬半年约占60%~70%,夏半年只有30%~40%。冬雨夏干的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在众多气候当中是最特殊的,没有固定的位置,集中在地中海沿岸。这样的气候被称作地中海气候。
热带草原性气候:分布于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这一带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气团,形成闷热多雨的湿季;当信风控制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形成干旱少雨的干季。这样的气候被成为热带草原性气候。
热带沙漠性气候:出现在副热带高压带及信风带的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这里终年受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控制,降水很少,年降水量在250mm以下,有的地方几年无雨,可能蒸散量比降水量大20倍以上。年平均气温高于18℃,夏季十分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大都在30°—35℃,个别地点绝对最高气温高达58℃,地面最高温度可达80℃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0℃。气温日较差可达35°—40℃,夜间最低气温可降至0℃左右。这样的气候被称为热带沙漠性气候。
苔原性气候:准确讲应该是叫极地气候,这里全年受极地大陆气团与北极气团的支配。年平均温度低于0℃,多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全年气候寒冷,最热月气温在0~10℃之间,全年都是冬季。年降水量都在250毫米以下。这种气候条件下只能生长低等植物的苔原群落,故又叫做苔原气候。
不是复制的啊,你一次性说那么多气候,不多不行啊!!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