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气时晴时雨,痰湿体质最受不了!想健康过夏天,专家教你这样吃

2.小学二年级泼水节的来历

3.为什么这种天气只想喝水不想吃饭?

4.宝宝洗澡注意事项

5.为什么天气变冷了胃会痛

天气时晴时雨,痰湿体质最受不了!想健康过夏天,专家教你这样吃

天气凉嘴里有清水味怎么办_天气凉嘴里有清水

本文医学指导专家: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师 邓聪

上一期,阴虚体质的人饱受“睡眠”困扰,在主任中医师邓聪的支招下,不少读者反映,睡眠情况明显好转。

本期,邓聪向大家介绍的这一类人,在夏天是最难熬的。

邓聪解释,这一类人在中医体质中被划分为痰湿体质。顾名思义,因“痰”阻滞,“湿”留体内不得出。

痰湿体质所说的“痰”,除了指有形的痰以外,还有一种是无形的痰,通常是指因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水液代谢障碍,全身上下都可能受到影响。

前期回顾:1.营养师联手中医师,教你提高免疫力 2.气虚体质调理只需“一汤一灸” 3.湿热体质易上火,祛湿喝碗鲫鱼汤 4. 阳虚的人最怕冷,专家一招就搞定 5.睡不着和不想睡?因为你“阴虚”了

“痰湿体质在九大体质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体质类型。当痰湿泛于肌肤,则见形体肥胖;停留在腹部,则见“将军肚”“关公脸”、向心性肥胖;停于肺,则胸闷、痰多;痰湿困脾,阻滞气机,则容易困倦、身重不爽等。”邓聪说。

自测体质: 痰湿体质由津液运化失司导致痰湿凝聚,以黏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

体型特征: 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常见表现: 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常常容易因气温升高和面红耳赤,且容易出汗,汗多且黏,胸闷,痰多,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口中常有“黏腻或甜腻”的感觉,喜食肥甘甜黏。

发病倾向: 易患代谢综合征,包括腹部肥胖或超重、血脂代谢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或)糖耐量异常等,从而增加中风、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运动:长时间日光浴和有氧运动

中医认为“湿性重浊,易阻碍气机,损伤阳气”,因此,邓聪建议,该体质的人平时可多进行户外活动,以舒展阳气、通达气机。衣着应透气,经常晒太阳或进行日光浴。

痰湿体质的人建议进行做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以加强机体物质代谢过程,如散步、慢跑、打羽毛球等。同时,痰湿体质的人一般体重较大,运动负荷强度较高时,要注意节奏,循序渐进地锻炼。

“需要提醒的是,当前户外运动还是应该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也可以在家中进行简易的运动。”邓聪说。

祛湿:首选云苓白术

饮食上,多吃低脂、富含纤维的食品,少食肥甘、油腻、寒冷的食品是痰湿体质者最基本的饮食原则。“推荐 云苓白术煲粉葛汤 作为调理之用,不仅美味可口,也有健脾生津、化痰祛湿的作用。”邓聪说。

做法: 云苓30克、白术15克、新鲜粉葛 250克、瘦猪肉100克、陈皮1角、盐适量。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滚,然后放入以上全部材料,候水再滚起后,改用中火继续煲一个半小时左右,加盐调味即可。

指揉穴位:对症调理 有效祛湿化痰

痰湿体质穴位保健,日常可多按解溪、足三里、丰隆等穴位,可采用指揉的方法,每个穴位按揉2~3分钟,每天操作1~2次。

解溪穴: 位于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是祛全身痰湿的穴位,对消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

丰隆穴: 位于小腿前外侧的中点,外踝尖上八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肌肉较鼓起的地方。此穴有祛湿化痰、减肥、消脂的作用。

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外侧缘一横指处。此穴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作用。

痰湿体质的慢病人群多会有一定的肥胖问题。有些人可能不是特别明显,但也要引起注意。

长期的体重超标对防控各种慢性疾病都是不利的,适度地锻炼是痰湿体质慢病人群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此外,痰湿体质的人多伴有高血脂和高血压两种慢病,可通过坚持每天进行茶饮来调理。

高血脂——不良饮食习惯导致“痰湿”加重

有高血脂且属于痰湿体质的人,大多过食肥甘的食物,又缺乏运动,容易形成痰湿体质。

其次是过食生冷寒凉的食物,容易伤脾胃,使其运化功能失常,聚湿生痰,也易形成痰湿体质。日常要改变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山参米茶: 山楂6克、丹参6克、薏米15克。将上述茶料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盖严温浸20分钟即可。该茶有健脾祛湿、消脂活血的作用。

高血压——“痰湿”导致容易虚胖,气血不畅

相关研究表明,超重、肥胖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正常体重人群。

高血压痰湿体质人群缺失先天禀赋,饮食结构紊乱,脾虚健运失职,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化生痰湿,日久还会导致脾阳受损,当痰湿和阳虚结合起来,身体就很容易发胖,且很难消除,日常要注意坚持锻炼身体。

苓花茶: 田七花6克、茯苓10克、陈皮3克。将上述茶料一起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盖严温浸20分钟即可。该茶有健脾化湿、理气活血的作用。

通讯员/黄月星 陈瑶璇

编辑/朱志安

#清风计划# #免疫力# #高血脂# #夏季减肥# # 健康 科普排位赛#

小学二年级泼水节的来历

泼水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被称为清明节。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有一位伟大的国王去世了,他的子孙们在每年的清明节都会前往他的墓地扫墓,以表达对他的敬意和怀念。有一年,天气非常炎热,子孙们在扫墓的过程中感到非常疲惫和烦躁,于是他们决定用清水洗去疲惫和不快。从此,每年的清明节就成为了泼水节。

泼水节的风俗是在节日期间,人们会用水桶、水枪等工具向别人泼水,以表达对彼此的祝福和祈福。泼水的同时,还会唱歌、跳舞、玩游戏等活动,非常热闹。在一些地方,人们还会用彩色的粉末和花瓣来装扮自己,更加热闹有趣。

泼水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它不仅仅是一种活动,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扬。我们在欣赏泼水节的热闹和美好时,也要牢记其文化内涵,珍惜和传承这一美好的传统。

为什么这种天气只想喝水不想吃饭?

秋天到了,天气也渐渐转凉,阵阵秋风,带来了凉意,也带来了一片“燥”情,鼻干、口干、咽喉燥、皮肤干裂等问题都开始蓄势待发,因此“润其燥”是秋季的养生大法。粥能和胃补脾,润养肺燥,而在粥中添加一些药食俱佳的食物,更可以有良好的润燥作用。以下就介绍给大家一些简单的秋季养生粥:

★芝麻花生猪肝山楂粥 材料:芝麻50克,花生50克,猪肝40克,山楂40克,粳米50克。 做法:将花生去壳,同芝麻放入陶器罐内,注入清水,先煮1小时,花生熟后,放入洗净的粳米煮30分钟后,再放入猪肝、山楂,煮 5分钟—10分钟,即可食用。

★山楂大枣莲子粥 材料:山楂肉50克,大枣30克,莲子30克,粳米50克。做法:先将山楂肉、大枣、莲子放入陶器罐内,放进清水,先煮至莲子熟烂后,放入洗净的粳米,待成粥后,即可食用。

★杏仁川贝百合粥 材料:杏仁30克,川贝母15克,百合30克,粳米50克。做法:先将杏仁、川贝母、百合洗净,装入已消毒的纱布袋内,先煮1小时,捞去药渣袋后放入洗净的粳米,再煮20分钟—30分钟, 即可食用。

★黄芪山药粥 材料:黄芪30克,山药40克,粳米50克。做法:将黄芪洗净,切成片,与山药装入已消毒的纱布袋内,放入陶器罐内,注入清水,先煮1小时。将药渣袋捞去,放入洗净的粳米,煮20分钟—30分钟,即可食用。

★沙参银耳粥 材料:沙参50克,银耳50克,粟米50克,冰糖10克。做法:沙参洗净,放入陶器罐内,加入清水,先煮30分钟—40分钟,去沙参,放入银耳、粟米(均洗净)。再煮1小时放入冰糖,再熬10分钟—15分钟,即可食用。

梨子粥 用梨子两个,洗净后连皮带核切碎,加粳米100克煮粥。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亦可用作秋季保健食品。

木耳粥 将白木耳5~10克浸泡发涨,加粳米100克,大枣3~5枚同煮粥。白木耳味甘淡性平,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作用。

百合粥 用新鲜百合60克,冰糖适量,加粳米100克煮粥,有清心润肺功效。

芝麻粥 将黑芝麻适量淘洗干净,晒干后炒熟研碎,每次取30克,同粳米100克煮粥。芝麻可润五脏,补虚气。

菊花粥 用菊花50克煎汤,再与粳米100克同煮粥,具有清暑热、散风热、清肝火、明眼目的作用,对秋季风热感冒、心烦、咽燥、目赤肿痛等有一定效果

宝宝洗澡注意事项

婴儿皮肤娇嫩,最好用清水洗澡。婴儿专用沐浴露可以隔段时间用一次,并注意多用清水冲洗。如果没有清洗干净对宝宝是有害的。

水温控制

室温在24°C即可,水温在38~40°C,可以用肘部试一下水温,只要稍高于体温即可。

手法轻柔

给宝宝洗澡时,家长的手法一定要轻柔、敏捷,宝宝洗澡时间一般15分钟左右即可,时间过长使宝宝容易疲倦,同时也容易着凉。

沐浴液使用

不必每次洗澡都用香皂或沐浴液,如果需要一定要冲净,以免刺激宝宝皮肤。如果天气干燥,可以在宝宝的面部和手足部涂一些润肤露。

洗澡频率

宝宝洗澡,一般夏天每天可以洗一次,冬天或天气不是很热的季节,2~3天就可以洗一次澡的。

清洗技巧

清洗宝宝会阴时要从前往后洗。

为什么天气变冷了胃会痛

胃寒 病症名。指脾阳虚衰,过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阴寒凝滞胃腑的病症。症见胃脘疼痛,得温痛减,呕吐清涎,口淡喜热饮,食不化,舌淡苔白滑,脉沉迟。治宜暖胃散寒。

生物信息学对于寒热的解释(别说中药不行)

“寒、热”是中医辨证“八纲”中具有代表性的两纲。近30年的寒、热证候相关研究涉及神经系统机能、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NEI)、能量代谢,以及第二信使、微量元素、微循环等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研究积累。进一步发现寒热证候相关的“系统”在生物信息学上取得突破。寒热证候与NEI网络的不同调节模式有关,即寒证、热证在NEI背景下具有可分性。从构建基于NEI网络相互作用的中医寒、热证网络模型的,通过网络拓扑结构分析,发现寒证与激素状态有关,热证与细胞因子状态有关,寒证、热证在神经递质的相关性上无显著差异。同时,随着激素、细胞因子量的变化,寒、热证具有相互转化的趋势。我国研究者选取21种“但寒不热”的疾病(寒证相关疾病)和38种“但热不寒”的疾病(热证相关疾病),从OMIM数据库调查其基因分布并进行NEI相关通路的统计显著性检验,发现寒证相关疾病与热证相关疾病在细胞因子通路(Pathway)上具有显著性差异,从“异病同证”的角度验证了寒证、热证的以上网络模式。通过生物信息学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寒热证网络具有复杂网络的性质,即网络的功能实现依赖于部分关键节点,分别选取了寒证、热证网络的关键节点,从“同病异治”的角度,通过动物实验进行寒、热方剂的干预效应观察,结果发现寒热方剂的效应靶点与寒热证候网络的关键节点密切相关,进一步验证了寒热证的生物网络模型。以上结果综合表明,证候的形成并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机体生物网络的异常模式可较好地反映寒热证候的生物学基础,在治疗上提示复杂病证对于单因素刺激具有很强的耐受性,而中药方剂的协同式刺激有助于改善证候状态¨ 。该研究为中医探索寒热证候在多种具体疾病过程中的共性规律及其辨识方法提供了基础。同时,通过证候网络关键节点相互作用的量化,也可解决证候研究的预选微观指标等难题。我们的进一步工作发现,证候研究中的实测指标无统计意义,而计算模型所推导出的未测指标,则具有统计学差异,可有效反映证候的特点。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以往时候在没有大量信息学工具的帮助下,往往认为中医是伪科学的原因是统计的范围一开始就选对。

胃寒呕吐

症名。因真阳不足,脾胃虚寒不能运化水谷所致的呕吐。见《症因脉治·呕吐论》。其证畏寒喜热,不思饮食,遇冷即呕,四肢清冷,二便清利,口不渴,唇不焦,食久不化,吐出不臭,脉沉迟。真阳不足者,宜八味肾气丸;脾胃虚寒者,宜理中汤、四逆汤。参见寒呕条。

胃寒恶阻

病名。恶阻证型之一。多因妇女平素脾胃虚寒,孕后胞门闭塞,脏气内阻,寒饮逆上。症见呕吐清水,倦怠畏寒,喜热饮,兼见面色苍白,肢冷倦卧。治宜温胃止呕。方用干姜人参半夏丸。

胃寒的症状表现为: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

胃寒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引起。再加上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更易导致胃病。所以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还有胃寒病人可多吃胡椒猪肚汤,生姜水。胡椒和生姜是健胃、暖胃的调味品,可以调理好胃寒的病症,恢复健康脾胃。当然,出现胃痛需警惕胃的器质变,最好去医院做胃镜检查。

治胃寒3法

①鲜姜、白糖治胃寒痛:鲜姜500克(细末),白糖250克,腌在一起;每日3次,饭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汤匙);坚持吃一星期,一般都能见效;如没彻底好,再继续吃,直至好为止。

②白酒烧鸡蛋治胃寒:二锅头白酒50克,倒在茶盅里,打1个鸡蛋,把酒点燃,酒烧干了鸡蛋也熟了,早晨空胃吃。轻者吃一、二次可愈。注意鸡蛋不加任何调料。

③吃苹果可缓解胃酸:有的人在冬末春初,遇阴冷天或饮食不当,常泛胃酸,很难受。如果此时吃一个或半个大苹果,胃很快舒服了

寒性胃痛忌食下列食物。

猕猴桃

性寒,味甘酸。《开宝本草》中指出:“冷脾胃。”《中药大辞典》也说:“脾胃虚寒者慎服。”凡胃寒痛者当忌。

甘蔗

性寒,味甘。虽有清热生津作用,但胃寒之人则不宜食。《本草经疏》中明确告诫:“胃寒呕吐者忌之”。故凡胃痛属寒者当忌食甘蔗。

莼菜

性寒,味甘。《本草汇言》中记载:“莼菜凉胃,……不宜多食久食,恐发冷气,困脾胃,亦能损人。”《医林纂要》亦指出:“多食腹寒痛”。凡胃寒疼痛者应忌食之。

西瓜

性大凉,能清胃火。《滇南本草》说它能“治一切热症”,素有“天生白虎汤”之称。《中药大辞典》中指出:“中寒者忌服。”故寒性胃痛之人切勿食之。

茭白

俗称茭瓜,唐代著名食医孟诜曾指出:“茭白寒,性滑,发冷气,滑中,不可多食。”《本草汇言》亦说:“脾胃虚冷者勿食。”因此,寒性胃痛者宜忌之。

蚌肉

性凉,味甘咸。《食疗本草》说它“性大寒”。《本草衍义》中认为:“多食发风,动冷气。”《随息居饮食谱》亦云:“多食寒中。”寒性胃痛之人,尤当忌食。

麦门冬

性寒,故寒性胃痛者忌食。正如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早有告诫:“气弱胃寒者必不可饵。”

螺蛳

性大凉,寒性胃痛者切忌。《本草汇言》中早有告诫:“此物体性大寒,胃中有冷饮,不宜食之。”姚可成《食物本草》中也说:“多食令人腹痛不消。”不可不慎。田螺性同螺蛳,寒性胃痛者亦在忌食之列。

性寒,味咸,亦属大凉之物。《本草经疏》中记载:“若血因寒凝,与夫脾胃寒滑,腹痛喜热恶寒之人,咸不宜服。”《随息居饮食谱》也说“中气虚寒者均忌。”所以,寒性胃痛以及气虚胃痛之人,皆不宜食。

柿子

性大凉,味甘涩,寒性胃痛之人切忌服食。《本草经疏》中早有告诫:“……素有寒积、感寒腹痛、感寒呕吐者皆不得服。”尤其不得与螃蟹一同食用。

香蕉

性凉,味甘。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还说它“甘,大寒。”凡有寒性胃痛之人,均不宜服食,否则食后即感胃冷不适,甚则立即引起胃痛发作,故当忌之。

苦瓜

苦寒食品,胃寒疼痛之人法当忌食。《滇南本草》中曾说:“脾胃虚寒者,食之令人吐泻腹痛。”

性凉水果,胃寒疼痛者,切忌多食。诚如《本草经疏》中告诫:“……腹痛冷积,胃冷呕吐,法咸忌之。”再如《增补食物秘书》、《饮食须知》等也都有“多食令人寒中”的记载,故胃寒痛者勿食生梨。

荸荠

甘寒之物,能清胃热,但寒性胃痛者则当忌食。正如唐代食医孟冼所说:“有冷气,不可食。”清代食医王孟英也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中气虚寒者忌之。”

甜瓜

俗称香瓜。性寒,味甘。《孙真人食忌》中早已告诫:“甜瓜动冷疾”。《食疗本草》中也指出:“动宿冷病”。凡平素胃寒之病者,切不可食,否则容易引起胃痛发作。

此外,寒性胃痛者还应忌食绿豆、柿饼、生番茄、竹笋、瓠子、生菜瓜、海带、生莴苣、生萝卜、生藕、生黄瓜、生地瓜、金银花、菊花、薄荷、鸭蛋、蛤蜊、蕹菜、蕺菜、地耳、豆腐、马兰头、冷茶以及各种冷饮、冰镇食品,性凉生冷的食品会使胃寒疼痛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