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月的桂林天气如何

2.有谁知道广东中山的地理环境,气候,风俗习惯?

3.广州气温最低的时候是几度广州最冷的时候多少度

4.请问:中山十月气温怎样?有台风吗?

中山7月份天气情况_中山市七天天气预报

一、地形地貌

(一)地形

山东省域位于我国地势划分中的第三大阶梯的东缘,海拔和相对高差均不大。全省地形分为山地、丘陵和平原,以鲁中南山地最高,向四周经低山丘陵逐渐过渡到山前平原和黄泛平原。丘陵区切割强烈,有“山东破碎丘陵”之称。平原区平坦广阔,岗、坡、洼相间,微地形比较复杂。

全省地势以泰、鲁、沂山地为中心,向四周逐渐低下,泰山主峰为山东最高点,海拔1545m,鲁山海拔1108m,沂山海拔1032m,三山构成山东中部山地的一条东西向地表分水岭,分水岭北侧,低山丘陵,海拔500~200m,逐渐过渡到广阔的黄泛平原;分水岭南侧,山地丘陵海拔从1000m下降到160m左右,到沂沭平原为60m左右;鲁中山地西侧从鲁西湖带过渡到黄河冲积扇,海拔50m左右;东侧为山东半岛,伸入黄、渤海中,海岸线长3024km,半岛山地海拔一般500~700m,崂山顶峰最高1133m,平原地区海拔一般5~50m;另有诸岛屿分布在沿海地带。

(二)地貌

山东地貌类型比较齐全,按地貌形态及成因类型,可将全省划分为鲁中南以构造侵蚀为主的中低山丘陵、鲁东以剥蚀构造为主低山丘陵和鲁西北堆积平原三大地貌单元(图2-1)。

鲁中南中低山丘陵地貌单元:该地貌单元位于本省的中部,东以昌邑-大店断裂为界与鲁东低山丘陵相邻,北西以潍坊—淄博—济南—平阴—东平—邹城—薛城连线与鲁西北堆积平原接壤。该单元呈一向北展布的扇形山地,长期缓慢上升,以构造侵蚀为主,地貌与构造、地层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中山区侵蚀切割强烈,山势险峻,峰顶海拔超过1000m,最高为泰山主峰,海拔1545m,切割深度大于400m;低山丘陵区,谷浅坡缓,切割深度小于400m;该单元还有由碳酸盐岩地层构成的侵蚀溶蚀或剥蚀溶蚀形成的低山丘陵,谷坡陡峭,地表岩溶发育;此外,该地貌单元还发育有剥蚀山间平原和山间河谷盆地。

鲁东低山丘陵地貌单元:该单元分布于山东省的东及东南部。低山区位于崂山一带,最高为崂山主峰,海拔1133m,切割深度多大于500m,低山丘陵多分布在单元西北部的大泽山一带,最高海拔737m,低山区山坡陡峻,沟谷发育,且多呈“V”字形,单元内丘陵广布,地面标高多为100~300m,地形起伏平缓,切割微弱,河谷多呈“U”字形。此外,该单元沿海还发育有海蚀台地和滨海堆积滩地。

图2-1 山东省地貌略图

鲁西北堆积平原:分布于本省的西北部,属黄河冲积扇的下游。按地貌成因形态特征分为黄泛冲积平原,地形广阔坦荡,略有起伏,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标高一般为75~25m,尚具岗、坡、洼相间的微地貌特征;黄河河口三角洲平原,分布于利津以东,呈扇形,地面标高15~3m,坡降0.1‰~0.12‰;海积冲积平原,分布于渤海湾、莱州湾沿海一带,属海陆交互相沉积而成,地形平坦,地面标高7~3m,分布有沼泽地及新月形沙丘;冲湖积低洼平原,分布于低洼的湖区,周边微向湖区倾斜,地面标高40~34m,局部地区有沼泽地及洼地;冲洪积山前平原,分布于沿胶济铁路以北及津浦铁路以西,地形较平坦,标高80~40m,坡降6‰~0.3‰;此外,在嘉祥县以南,金乡县以北零星分布有残山丘陵,多由碳酸盐岩构成,溶蚀作用强烈,呈孤岛状,残山标高一般为160~200m。

二、气象条件

山东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盛行偏南风,炎热多雨,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春季多风沙,干旱少雨;秋季,天气晴爽,冷暖适中,素用“秋高气爽”来赞誉。

全省平均气温11.4~14.7℃,呈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的分布规律。7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4~27℃,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1~-4℃。无霜期200d左右。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680mm左右;其时空分布规律大致是:大气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历年最大降水量达1169.3mm(1964年),最小仅445.5mm(1981年),丰枯之比高达2.62倍;年内降水量的季节分布也很不均匀,一年中有56%~71%的大气降水集中在夏季,而冬季的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3%~7%(表2-1)。同时大气降水的地域分布规律也比较明显,总的趋势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图2-2)。以日照—枣庄一带降水量最大,在900mm左右,滨州市以东的黄河口地带和莘县—平原—河口以北地带为最小,仅600mm左右。年平均蒸发量为1100~2200mm,分布规律是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表2-1 山东省四季降水量分配比例统计表(11~2006年)

注:据《山东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

图2-2 山东省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区图

三、水文与水

1.水文

山东河流水系比较发育,除黄河横贯东西,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外,其他中小河流密布全省,全省平均河网密度为0.24km/km2,干流长度大于10km的河流共计1552条,各地域河流分布特征是:在鲁中南地区以泰沂山脉为中心,形成向四周分流的辐射状水系。南流河流主要是沂河和沭河,均经江苏入海;北流河流主要有潍河、弥河、白浪河及小清河的支流淄河、孝妇河和绣江河等;西流河流主要有大汶河,经东平湖汇入黄河;其他还有泗河、城河、白马河、十字河、洸府河、界河、泉河等,均汇入南四湖。东流河流均很小,如付疃河、潮河、吉利河、洋河、王戈庄河等,集水面积均在500km2以下。胶东半岛由昆嵛山、艾山和大泽山等构成一近东西向天然分水岭,形成南北分流的不对称水系;南流入黄海的河流主要有大沽河、五龙河、母猪河、乳山河等;北流入黄海、渤海的河流主要有大沽夹河、王河、黄水河、沁河、新安河等,但都源短流急,汇水面积不大。在鲁北平原区,除卫运河与漳卫新河穿过冀鲁边界外,主要有徒骇河、马颊河和德惠新河,均为排洪河流,汇集平原大部分地表径流流入渤海。在鲁西平原区主要有洙赵新河、万福河和东鱼河,均自西向东汇入南四湖。

本省河流分属海河、黄河和淮河三大流域。陡骇河、马颊河水系属海河流域;大汶河、玉符河及南、北沙河等属黄河流域;沂沭河、南四湖水系及中运河水系,属淮河流域。其他胶东半岛沿海诸河均独流入海。

最大的湖泊为南四湖,由微山、昭阳、独山、南阳4个湖泊连接而成,南北长126km,东西最宽处25km。1958年在湖腰建成二级坝枢纽工程,将全湖分为上、下两段。允许最高水位时总库容47.3亿m3,调节兴利库容17亿m3。在南四湖以北原为北五湖,现除东平湖外,其他均已淤废。东平湖上承大汶河来水,南与运河相接,北与黄河沟通。湖区最高水位44.5m时,相应库容为30.4亿m3。该湖主要以泄洪为主,对黄河洪水和凌汛均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小清河干流上,尚有白云湖、青沙湖、麻大湖等,因多年淤积,湖的容积已不大。1958年开始全省兴建了大量水利工程,已建成大型水库32座,中型水库135座,小(一)型水库840座,小(二)型水库4643座,堤坝32000多座,总蓄水能力达107亿m3。

2.大气降水与地表水

根据1956~1999年降水资料统计分析,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76.5mm,折合水量1037亿m3;多年平均年径流深145.4mm,相应的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222.9亿m3,保证率为50%,75%,95%的年径流量分别为193.9亿m3,120.4亿m3,51.3亿m3。

黄河自河南经山东入渤海,是本省的主要客水,据1951~1999年高村水文站监测资料统计,黄河每年平均年径流量为3858亿m3。根据院办公厅国办发〔1987〕61号文转发的国家计委和水电部《关于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的报告》,分配山东黄河可供水量为70亿m3。自12年以来黄河时有断流的现象发生,直接影响引黄供水的稳定性。

3.地下水

根据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于2002年1月完成的《山东省地下水评价》所提供的数据,全省地下水天然总补给量为216.38亿m3,其中,矿化度小于1g/L的为139.95亿m3,1~2g/L的为53.51亿m3,2~3g/L的为12.73亿m3,3~5g/L的为10.19亿m3;计算全省总可开量为178.65亿m3,其中矿化度小于1g/L的为114.31亿m3,1~2g/L的为45.49亿m3,2~3g/L的为10.65亿m3,3~5g/L的为8.20亿m3。

山东人均占有水量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是全国主要缺水省份之一。由于水短缺,地下水超比较严重,引发地面沉降及海(咸)水入侵等地质环境问题,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七月的桂林天气如何

一、广州一年四季气温怎么样?

主回答

全年平均气温20-22为摄氏度,是中国年平均温差最小的大城市之一。一年中最热的月份是7月,月平均气温达28.7℃。最冷月为1月份,月平均气温为9~16℃。全年中,4至6月为雨季,7至9月天气炎热,多台风,10月、11月、和3月气温适中,12至2月为阴凉的冬季。

冬天的话建议穿一件牛仔衫,晚上的温度还是会低一些,可以穿上薄毛衣,或者是风衣就可以了。夏天的话肯定就是短袖T恤了。

扩展资料

一、地理位置

广州地处中国南部、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缘,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濒临中国南海,东连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三水、南海和顺德,北靠清远市区和佛冈县及新丰县,南接东莞市和中山市,隔海与香港、澳门相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中国的“南大门”,是广佛都市圈、粤港澳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

广州位于东经112度57分至114度3分,北纬22度26分至23度56分。市中心位于北纬23度06分32秒,东经113度15分53秒。

二、地形地貌

广州属于丘陵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背山面海,北部是森林集中的丘陵山区,最高峰为北部从化市与龙门县交界处的天堂顶,海拔为1210米;东北部为中低山地,有被称为“市肺”的白云山;中部是丘陵盆地,南部为沿海冲积平原,为珠江三角洲的组成部分。

三、水系

广州市地处南方丰水区,境内河流水系发达,大小河流(涌)众多,水域面积广阔,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22条,河宽5米以上的河流1368条,总长55.36千米,河道密度达到0.75千米/平方千米,构成独特的岭南水乡文化特色。

有谁知道广东中山的地理环境,气候,风俗习惯?

七月的桂林天气较为炎热。

桂林市7、8两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6-26摄氏度左右,1、2两月最冷,平均气温为9摄氏度左右,最低气温偶尔降到摄氏0度以下,年平均降水日数166天,连续降水最长日数30天,年平均降雨量1887.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6%。全年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平均风速为2.2—2.7米/秒,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47.1小时,平均气压为995.1百帕。

桂林市地处低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长冬短,四季分明且雨热基本同季,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唐代诗人杜甫以“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赞誉桂林的气候。桂林三冬少雪,四季常花,(1981-2010年)年平均气温接近19.1摄氏度。

桂林地形地貌

桂林市位于南岭山系西南部、桂林—阳朔岩溶盆地北端中部,处在“湘桂夹道”中。地形为西部、北部及东南部高,中部较低。以中山或低中山地形为主,山峰海拔多在1000米,越城岭主峰猫儿山海拔2141米,称华南第一峰。平乐县海拔低至米。山峰与盆地间的相对高差为600-1600米,坡度20°-45°。

桂林市区东西两侧为低山丘陵地形,海拔标高300-600米,相对高差200-300米。南北两端为低缓的丘陵。岗垄丘地形,海拔标高160-200米,相对高差10-20米,中部为典型的岩溶地貌,峰奇水美,呈现为岩溶峰林及地势开阔平坦的孤峰平原和河谷阶地,地面海拔标高150-160米,峰顶标高200-300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桂林市

广州气温最低的时候是几度广州最冷的时候多少度

中山人过年的习俗,与中原大部分地区的汉族习俗一样,实质上是指过春节。《左传·僖公五年》称:过年为“腊祭”。西晋杜预注:“腊岁终祭众神之名”。意思即一年农事完毕,为报答神的恩赐而举行的拜祭活动。过年,在古代乃是祝贺丰收的喜庆日子;同时也是拜祭的日子(这里拜祭的是菩萨而不是先祖)。如《谷梁传·桓公三年》中所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而甲骨文、金文中的年字,都是果实丰收、谷穗成熟的形象。但中国古代岁首的时间不尽相同,直到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年至87年),落下闳、邓平等创制了“太初历”,才明确规定以夏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史记》称:正月初一为“四始”,即:“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月之始”。并把正月初一定为夏历新年。孙中山先生领导推翻清皇朝的辛亥革命后,宣布我国用公元纪年,以公历元月一日为新年节日,以夏历(俗称农历或旧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但由于历代沿袭之故,中国人习惯上称公历正月初一为元旦,而把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为“新年”,因而过春节亦称为过年了。

自古以来,过年均有祭祀、朝会、宴饮、占卜、迎神、贺年、玩赏等礼仪活动。而汉族人过年,其活动更为特别隆重。中山的古人也循之。从古到今,中山人“过年”的习俗,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扫屋:

扫屋,亦称为扫尘。这种风俗由来已久,大致与中原汉族地区的“扫房”习俗相似,是过年前夕必不可少的一种习俗。“年廿八(即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洗邋遢”为中山人过年前的一句口头禅。扫屋实质是以大扫除的形式来送旧迎新。但是过去中山人扫屋,是颇为讲究的。

扫屋开始时,先扫门口,再拿起长扫帚或是鸡毛扫、竹枝等工具在门楣上下划几划、扫几扫,然后就从外到里一直扫进去,即从大厅扫到厨房、从屋顶扫到地下。这里有那么一句俗话:“好的扫入,坏的扫出”。而扫屋的工夫,一般是由家中的男性做,与此同时,家中的女性就负责家里的洗刷工作,包括:洗擦门窗、抬椅杂物、大小碗碟、茶杯、茶壶、饭煲炒镬、灶头等等,无一例外,另外,家中的所有床上用品、大人、小孩的衣物等等,都要大洗特洗至干净为止。这种大扫除的习俗,与其他风俗习惯一样,不竟还是掺杂了封建迷信的东西,因而,传统上的年前大扫除开始前,必须要“择日”才能进行。虽然,过去从农历十一月下旬就有人扫屋了,但均要找本黄历、通书来“择日”,不管是富、是贫的家庭,年前扫屋之日不能是“赤口”、“破日”,或是“大事不宜”等日子,尤其是要避开“火星”之日,当然最好是“黄道吉日”了。另外,过去中山人普遍有拜祭菩萨的习俗(一般在农历的初一和十五,中山人多有烧香拜佛的),因而清晨大扫除一开始,首先就是“洗菩萨”,洗菩萨所用的水,虽不是“圣水”但也不能用一般的干净清水。洗菩萨的水要放进几片“碌柚”(柚子)叶,这样做据说是可以“辟邪”,还表示家里的主人“神心”,这种工作,一般是由家中的女性来做。

2、办年货置新衣:

正所谓“年关紧过债”,中山人在过年前的一头半个月里,就开始忙于办年货了,旧社会中山的农村商店较少,货源也不是很充足,因而挨年近晚时,农村的群众便纷纷到石岐城区及各镇区府所在地的农贸集市去购置年货,诸如:买红线、纸宝哪,裁新衣服哪,执斋料、买糖果、饼食哪,卖腊味哪,以及柴米油盐酱醋茶,干鲜果品糖冬瓜、糖莲子、红瓜子及各种各样的水果等等,应有尽有一大箩。尤其是家中的米缸更要趸足“落脚粮”,所谓“常满”,就是从这里引伸而来的。人们在春节前碰面第一句便是“办齐年货未?”这是中山人过去在春节前,最普通的一句口头禅了。直到今天,每逢过年前的“圩日”(农贸市场)或各大商场,都可见人山人海的景象,可想为着过年,中山城乡的人们是多么紧张,多么重要啊。同时,这种置办年货的习俗,也相应带旺了城乡的商店。在中山,尤其是妇女对置办年货更为着紧。

3、炊年糕炸煎堆:

中山各地过年时,有句俗语:“年晚煎堆,人有我有。”而“炊年糕”这种习俗是中山人过年较有特色的风俗。外地人初到中山,乍一看见那些“生毛发普”(糕面上长出五颜六色长毛、发酶的糯米糕)的年糕,都笑中山人“戆车”(傻瓜的意思)。但尽管人家笑话,中山人过年炊糕的习俗,却历代相沿至今不改,且成为中山人过年的一件大事。同样,炊糕也要“择日”,都要选在过年前吉日的凌晨,各家各户的主妇们便起床净手装香拜神,然后开始工作,用糯米椿成粉,混合黄(红)糖浆,搓成整团的糊状,加上咸猪肉、咸蛋黄等佐料放在用蕉叶、竹叶等垫底的竹蒸笼里,用慢火炊十多个钟头而成。年糕蒸好后,要说上几句吉祥大利的好话,恭恭敬敬地供放在厅堂上,然后还放上红枣,榄仁及一封“利是”、挂上两个红桔等物,直至过了年(即过了年初一以后)才开糕。取其意为:“年糕年糕步步高”、“快高长大”等寓意。

这里有一习惯,就是在炊年糕期间,家中的小孩不能讲错说话或讲不吉利的话,只能讲好话,要不然就会炊成半生不熟的“生米糕”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封建习俗影响,中山人认为:炊年糕炊得好与坏,是对将来一年的运景好坏的象征,所以小孩的说话也很重要,俗语讲:“童音无戏言”,恐怕也是一个论据吧。

除了炊年糕,中山人还有“埋年煎堆,人有我有”之俗语。“年糕”以“高”的谐音意为“年糕年糕年年高”。而“煎堆”(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的粉团,用花生油炸成的一种食品)却以其圆与涨满之形,意为人事两团圆之意。另外,由于煎堆炸好后是金**的,有如金元宝一样,因此中山人俗语讲:“煎堆辘辘,金银满屋”。可见过年前炸煎堆这一习俗,中山人过去是较为重视的。加上炸煎堆所费无几,又能取其好意,因而中山人过年多有炊糕炸煎堆之习俗。另外,还有炸“油角仔”、炸“蛋散”等习俗。民国后,中原地区的包饺子、炸馄饨等饮食习俗,也在中山流行。

4、挂挥春贴门神:

挂挥春俗称挂桃符,此乃汉族的传统习俗之一,由于中山人多是中原氏族南迁而聚居的,此传统习俗亦循之。据西汉·刘安《潍南子》记载:“桃符以两块长约七、八寸,宽一寸余的桃木做成,上书除祸降福的吉利话,岁首钉于大门两侧,以驱鬼避邪”(这里有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在此不提了)。这种挂桃符的风俗沿袭至五代(公元907-960年)的时候,开始有人将联语题写在桃符板上而称为春联,文字上记载的是《宋史·世家·西蜀》: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昶以其非工,自翕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恐怕这是中国最早之春联了,而挥春则是在过年之前即席挥写或印成对联的联句,特别是在乡村,多有请村中有文化、书法好的人帮忙写挥春,而商人习惯上是从集市上或文人雅士、书法家等手中购买、雅属,于春节前夕,多在年卅晚,贴在或挂在大门两侧,称为春联。春联多以吉利言语,祈望美好生活之词语组成,从对联中,人们可看到主人的工作职业。这一习俗沿袭至今。

除了挂挥春,还有贴门神之习俗。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有这么一段记载:“正月一日,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据说,贴门神这种习俗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贴门神开始流行时,是为了驱邪镇鬼,这与过去挂桃符是并存的,因而岁时贴门神是贴钟馗打鬼的画和“神荼”、“郁垒”的字,直至现在,我们还可看到一些区镇,尤其是客家人居住的山区,还可以见到“神荼”、“郁垒”字样的门神。相传宋代开始,人们为祀三国时的关羽,并将关羽称为关帝,遂将其绘成年画作门神,贴于门上,也有一些巧手之人自己绘制或剪贴一些喜庆欢乐的年画张贴,这就将贴门神改称之为贴年画了,而这种习俗也与挂挥春并存流存至今。一般贴门神多在年卅晚的晚饭后,也有在年初一大清早张贴的,主人在贴门神之前要烧香、烧炮仗,并要在历代祖先的神主牌前说上几句吉利的话,再出门口恭恭敬敬贴上。古时的人喜用“图像意念”,如福、禄、寿三字,多用蝙蝠、方孔钱、桃子等图象的物品,来表示吉祥的意念,更有人将福字贴倒过来贴作门神,这种倒贴福字的习俗,是取其谐音“福到”或“到福”的意思。

5、守岁团年烧爆竹:

农历十二月三十晚,称之为除夕夜,也称为年卅晚。在除夕的下午,不管在外地的或是已成家立室搬出居住的男性(外嫁女一般随夫家)和出外打工的未婚女子,一般都举家提着年货贺礼等返祖家吃团圆饭。团圆饭做好后,一般是先敬祖先,就是讲先拜祖先,后全家团聚吃饭。中山人吃团圆饭时的菜式主要以猪、鸡、鸭等家禽,以及鱼丸、肉丸、发菜等菜肴为主,多为九道菜式,中山人习惯上称之为“九大簋”,取其意为“长长久久”、“合家团圆”、“新年发财”等吉祥意义。饭后,一家老少济济一堂,吃瓜果,闲谈家事或进行各种游戏。而小孩子们则走到屋前屋后空地燃放烟花炮仗或点燃灯笼互相追逐玩耍,直至深夜(有些还通宵达旦)。到了子时(即夜晚十二时)各家各户就大放烟花爆仗,以示送旧迎新。

这里,除了一家团圆的意思之外,还有送旧迎新,祝长辈长寿健康,新的一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等意义。俗语讲“守冬爷长命(即冬至),守岁娘长命”。在《牟平县志》上有这么一段:“年终为除日,……子弟称觞,为长春寿,环侍香案,通夜不寐,谓之守岁”。

中山另一习俗,就是在除夕团圆饭后,由长辈向晚辈,尤其是给孙子、孙女这些小字辈们派利是。古时,使用方孔钱币,长辈就用红线穿编成串,挂在家中的小字辈脖子上或腰间,又或是放在孩子们的枕头下,据说这样可以辟邪驱鬼,因之亦称为压岁钱。解放后这种风俗因使用的钱币不同,以及破除封建迷信以后,这些压岁钱改用红纸或利是封包住,放于孩子袋中或交给孙儿手上,让孩子们买文具玩具或买零食、烟花炮仗等了。但总的来讲还是一种祈望祝福的意思,即希望小字辈们在新的一年里,“快高长大”、“健康成长”这样的一种吉祥意义。

6、初一拜年派利是:

《香山县志》载:“元日拜年,烧爆竹,禁洒扫”。按中国旧俗,农历正月初一,称之为年初一。这天早晨天还未全亮(确切地说,在年卅晚子时),城乡各地就相继点燃炮仗,狮鼓也响个不停,从而使各家各户的大门口都铺满红色的炮仗纸,加上各家门口挂起的春联门神(年画)更是满目皆是红光辉影。真可谓是开门红了,同样是取其吉祥大利之意。

早茶后,城里乡村,各行各业的人群就扶老携幼涌出家门,穿红着绿,梳靓头发,手提礼品走街穿巷,到长辈或亲朋戚友家去拜年了。这种习俗源于何时,无从查考。据《宛平县志》记载:“正月元旦,五鼓时,百官入朝行庆贺礼,民间亦盛服焚香,礼天地,祀祖考,拜尊长,及姻友投刺互答,曰拜年”。恐怕中山拜年之俗也源出于此吧。相传中山在明清年代起,初一拜年有这样的习俗:初一早起先拜天地及历代祖宗,次拜家中的尊长,而后是家中各人,由大至细,对尊长要行大礼,致贺词,对小孩要封利是(一般是已婚向未婚的青年和小孩派利是),同辈人之间,只需拱手互贺就行了。家中各人拜年后,男仕们便出门到族中长辈或亲朋戚友家中去拜年了。拜年期间,如见到亲朋好友的小孩,包括尚未结婚的少男少女,多有互派利是的习惯。在街上碰见熟人均要讲上几句:“恭喜发财”、“新年好”、“龙马精神”、“添丁发财”等等祝贺话语。

在饮食方面,年初一这天,一般市民都吃斋菜素食为主。究其原因是年卅晚的团圆饭佳肴太多,容易“撑住”消化不良或是吃得太肥腻等缘故,因而年初一多有吃斋的习惯,据一些长辈和宗教界的信众称:大年初一吃斋是源自佛家的斋戒习俗。另外在年初一这天不允许扫地;不准用刀剪利器,更要小心打烂碗碟茶杯,如无意中碰跌,则要讲上几句:“落地开花,富贵荣华”、“大吉利是”等吉祥话,然后迅速收拾碎片,如有客人在座,均要讲句“对唔住”、“花开富贵”等吉祥如意的说话,以求心安理得。

在中山沙田区一带,尤其是中山民歌发源地的坦洲地区,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习俗“初一龙舟周街唱。”如当地俗话说:“初一狮鼓响,龙舟叮当敲,穿街基围过,百子又千孙……”。过去在年初一清早,在坦洲地区,你会看到当地的一些人手里拿一根竹子或木棍撑着一条用红木或杂木精工雕成的,约一尺半长十来公分粗的龙头或整条木龙,脖子上挂着一面龙舟鼓,鼓上连接着锣钹;另一只手举着一幅写有“恭喜发财”、“龙舟送子”、“百子千孙”等字样条幅对联的民间艺人,边舞手中的木龙,边走边唱龙舟,凡到了新婚的门户或有钱人的家宅前,便上前叩门,尤其高声地唱着民歌,龙舟鼓点也敲得特别热闹一些。一般来讲,年初一唱龙舟,在过去来讲,主要内容是唱百子千孙、早生贵子的主题,为新婚人家祈福,寓意“送子”。这种风俗与畲族的“盘龙歌”有接近之处,历史上,汉族的习俗多以“麒麟送子”为主,而畲族的“盘龙歌”亦是送子的意思为主,坦洲唱龙舟,一般是以道情或叹情为主旋较多,但年初一唱龙舟却是以欢乐的旋律为主,因而在过去,坦洲人年初一大多数都欢迎唱龙舟,演唱者所唱的内容,多是迎合群众的口味,主要唱“早生贵子”、“多子多福”、“百子千孙满堂红”等内容,屋主在听完龙舟后,则封利是给演唱者。这种习俗至今在坦洲群胜一带尚流行,只不过内容有所改变罢了。

7、年初二祭财神:

年初二俗称开年。在四川、浙江、福建等地亦称为“送年”、“开年驾”等。古时候在开年这天,一早就由家中的男仕以及儿子或孙子用扫把从门口庭院开始向屋门扫去,再从门口向屋内扫地,清扫完毕,就烧炮仗,点香拜祭天地和神台上的历代祖先,祈求神灵庇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子千孙等等。主要的是祭拜财神(传说中主管财帛的神),祈求来年财源广进,过去多为商店和食肆在年初二开市前拜祭,习惯上称为“开牙”,多做九种菜肴,俗称为“九大簋”,以示“开门大吉”、“财源茂盛”之意。

这一天与年初一恰恰相反,年初一不能扫地及用刀剪利器,而年初二一早各家各户都大动干戈,劏鸡杀鸭,打扫卫生。在拜祭完毕后,家中各人互相道贺后,已婚男仕便携妻带子前往外家给外父外母(岳父岳母)拜年,直至晚饭后才返家。而未婚者则趁此佳节前往恋人家去或好友家去拜年道贺。各醒狮、舞龙队伍则鸣锣敲鼓穿街过巷去青表演,发新年财了。

8、初三赤口泼水洒米祷神:

汉族的旧俗里,大年初三俗称“豕日”(古代家畜的一种,体肥尾短、鼻长、耳似蒲扇,俗称猪)。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中有:“……三日不杀猪……”。古人认为正月一岁之首,而岁首的头七日更为重要,禁忌也特别繁多。古时的人们平时肉食较为缺乏,对于汉族来讲猪更是主要的肉食。因而在农村养猪是很重视的,在中原一带年初三为“豕日”,而“豕”是猪的别称,所以在年初三之日,人们一早起床,首先要观看气候的阴晴来决定养猪业的兴与旺、灾与难。中山人把这一日称之为“赤口”,寓意初三这天人们会象猪一样哄叫不停。过去中山人迷信占卜术,有道士预言,正月初三容易与左邻右里争吵不吉利,容易犯“官非”,加之农户要养猪,更要敬天拜地祈求上苍庇佑,因而在初三一早,家中主妇则开门泼水洒米,口中念念有词祈祷祝愿,而后返入里屋,在大堂求神拜佛,以求不犯口角,更避官非,且不出门去拜年,久而久之,逐渐成为一种陋俗。解放后,这种所谓陋俗已逐渐改变,但尚有农村的长者遵循并指责后辈初三赤口不要去拜年。另外,中山个别的人家有称大年初三为“车公诞”的,因此多在大年初三日到车公庙去参拜,并去转动庙里的风车、占卜问卦。

9、初七人日炒粉拜神:

汉东方朔《占书》曾载:“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育,阴则灾”。而隋·薛道衡《人口思归》则有这么一段:“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从史书及前辈老人口中所述,古时的“人日”,同样是古代早期的一种占卜活动,沿袭至汉魏以后,逐渐发展成为祭祀和社火活动,中山古时候,人日时各家各户均先拜祭神灵,祈祷人、畜兴旺。而后用七种蔬菜或是七种水果,做成羹汤,称之为“七宝羹”、“七宝斋”,多数人家这天不煮饭,吃斋菜,而更多的是煲粥炒粉或炒面,饭后纷纷出外参加各种社火活动,直至晚间才返。

自一九八八年以来,中山一班文化人牵头倡起了以继承孙中山先生遗志,弘扬“博爱”精神以及“为我、我为”,“慈善敬老”、“扶危济困”等内容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并在每年的年初七举行,这就将过去年初七祭祀活动改变为慈善公益的大型社会活动,给人日这一传统民俗活动注进了博爱、慈善及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观念和生机,而成为中山的新民俗文化活动,现在每年的年初七中山人都举行大型的社会公益活动,称为慈善万人行,而“提起万人行、中山人脚板痕(痒)”,已成为中山人新的口头禅。

10、元宵十五闹花灯:

据历代《香山县志》称:邑人多信道。而历史上,元宵俗称上元、元夜、元夕等,相传源出于道教。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历史上有元宵张灯观赏的风俗,故又称“灯节”。《香山县志》则有:“元宵灯火装演故事游戏通衢,舞者击鼓以三为节,歌者击鼓以七为节,又结队彼此酬唱,曰唱灯歌又曰唱鹤歌”的记载。元夕张灯为谜语悬赏中衢曰“灯信”。古时中山人在十五这日,妇女多到庙宇拜神,尤其是在石岐(现城区)的妇女,多数涌去城西三元庙庆贺上元大帝诞。据史料载:自古以来我国有元宵节张灯观赏的风俗,在中山到正月十五夜各家各户则在门前张灯结彩,点燃蜡烛,小孩手提灯笼穿街过巷玩耍,各宗祠更是云集一群群文人雅仕,挂出灯谜,大摆“射虎”龙门阵。故而,元宵十五又称为“灯节”、“上元节”、“元夕节”等,是古代最隆重的节日之一,观灯之俗流传至今。

元宵这天,人们在饮食上多以全家一起吃年糕、汤圆之类食物,这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寄寓家人团聚圆好,生活幸福美满,而恋人们则手拖手去拍拖“晒月光”,因而又有人称元宵节为“中国情人节”。正月十五夜晚,各家门前张灯结彩,以吸引左邻右里;文人雅仕则在彩灯上写上谜语、诗词,让游人猜谜或对联,称为“射虎”。各大武馆则纷纷舞龙、舞狮大展武艺;大户人家还在祠堂门口空地表演地色(相当于中原地区的“跑旱船”民间艺术)、演戏等。清代期间,在中山的一些地区,如小榄等地,一些民间的社团在元宵那天晚上,还组织以民间故事、典故等为题材的花灯巡游活动,称为灯会,男女青年举灯结伴歌唱,俗称唱灯歌。因此,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闹花灯,这种民间社火活动,直至正月十六日晚才结束,称为散灯。

11、正月开灯与结灯:

《香山县志》记载:“正月灯节,是添丁者挂灯于祠,以酒脯祀其先。曰:开灯、亦曰挂灯。约俟清明则焚之曰结灯”。其实灯节是正月十五,即元宵节。但中山过去习惯上,凡生了男孩的(即添丁)人家,多数是在农历正月初二起的一个月内,择黄道吉日开灯。开灯那日,先到纸扎店定制花灯,一般是定造四个:一个挂在祖先灵前;一个挂在祠堂;一个挂在住宅门官神前;另一个则挂在社稷坛上。开灯那天,添丁的人家必备上一席丰盛的佳肴以祀神,或同时摆上几台酒席宴请宾客。而各族的祖祠内或祠前的禾堂中,也有本族人祭祖开灯派彩的习俗。既然有开灯,就有结灯。结灯一般在二月二日土地诞日举行,也有在旧历三月三清明节前结灯的。同样,结灯那天,也要备上几席丰盛的佳肴酬神拜祭祖先和宴请氏族乡亲的。

请问:中山十月气温怎样?有台风吗?

导语:大家都知道,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也是我国的“南大门”,更是一线城市。那么广州最冷的时候多少度?广州气温最低的时候是几度?

广州最冷的时候多少度

广州最冷的时候4度,广州属于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小于15℃。长夏无冬、温暖多雨、光照充足。1月平均气温14.2℃、最低气温4℃,7月平均温度28.5℃、最高气温36.6℃,无霜期长达11个半月。年降水量1600毫米。

广州地处亚热带沿海,北回归线从中南部穿过,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以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为特征。全年平均气温20-22为摄氏度,是中国年平均温差最小的大城市之一。一年中最热的月份是7月,月平均气温达28.7℃。

最冷月为1月份,月平均气温为9~16℃。平均相对湿度77%,市区年降雨量约为1720毫米。全年中,4至6月为雨季,7至9月天气炎热,多台风,10月、11月、和3月气温适中,12至2月为阴凉的冬季。

广州最美的大山景色

一:天堂顶

从化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的天堂顶才是广州最高峰哦,海拔1210米;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9%,秋天来这里真的能看到霜林尽染、漫山红叶哦~

不仅秋天有红叶而已!这里年平均温度15℃,最高温度22℃,最低温度零下5℃,冬天期间长期凝霜结冰,偶尔有雪。对于出在亚热带的广州来说,比较难得一见。

天堂顶作为南昆山的最高处,一直为游人所神往,但由于上路的道路不便,一直是可望而不可及。山上有一三角铁,便是天堂顶最高点的标志。所以最好找熟悉地形的小伙伴结伴而行~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交通:没有公共交通直达,建议自驾。由观音潭进山,一路上要绕过三到四座山峰,才能到达天堂顶脚下。

二:白云山

白云山在广州人心中的地位,不需多说,一年去个一两次的不足为奇。山上的绿化覆盖率更是达到了95%以上,空气清新自然。

白云山风景区从南到北共有7个游览区,依次是:麓湖游览区、三台岭游览区、鸣春谷游览区、摩星岭游览区、明珠楼游览区、飞鹅岭游览区及荷依岭游览区。

门票:5元/人

开放时间:7:00-21:00交通:1、在越华路上乘到白云山的专线车;

2、乘11路公交车至沙河濂泉路再步行上山;

3、乘24、257、223、36、285、540路公交车先到云台花园,再乘缆车(全长1672米)上山。

三:越秀山

越秀山可以说是广州的城市精神见证地,海拔仅有70米,但却是古中轴线的制高点。明朝永乐年间,山上曾建有观音阁,又称观音山。

由主峰越井岗及周围蟠龙岗、桂花岗、木壳岗、长腰岗、鲤鱼头岗等七个山岗和三个人工湖(东秀湖、南秀湖、北秀湖)组成。

景区内名胜较多,羊城标志性建筑五羊雕塑、镇海楼、中山纪念碑都在这里。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6:00-22:00交通:地铁2号线的越秀公园站

四:帽峰山

帽峰山高534.9米,是广州老八区最高峰,因为在北郊,这座山更为幽静、纯净。山势略陡峭险峻,一定要量力而行。

帽峰山周围聚集着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峰20多个,形成复杂的地形,山的绝对高度不大,但相对高差大,加上山坡陡峭,沟谷幽深,给人莽莽苍苍之感。

门票:10元

开放时间:8:00-17:00

交通:可以在动物园总站坐旅游3线直达帽峰山。也可坐246、501、833、501、602、808到太和总站,然后转帽峰山专线入帽峰山。

五:火炉山

位于天河五山地区,交通方便的火炉山是广州当下非常热门的徒步穿越理想地。

相对白云山来说,火炉山的自然气息更加的浓厚。除了上山的小路之外,其余都没有什么人工的痕迹,感觉更亲近自然。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交通:长兴街道岑村入口:乘坐公交车78路、B10路、B11路、20路、901路到岑村教练场总站下车即到。柯木朗入口:可以乘坐公交车535路,534路,564路等到龙发厂站。

六:大夫山

大夫山总面积约9000亩,是广州地区生态型森林公园之一。公园内连绵不断的群山环抱着海拔226.6米的大夫山,还有大小山塘星罗棋布和多个别具匠心的人工湖,从而形成了峰峦起伏、湖光倒影的景象。

区内设有烧烤场、垂钓场、游艇码头、风筝场、儿童游乐场、成人游乐场、航模码头还有茶室和多个服务部等。

其实,大夫山不是用来爬的,是用来骑的~大夫山是单车骑行首选地,上山下山蹬个自行车非常自由潇洒快活~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6:00-18:00

交通:番禺市桥后,转乘9、16路公车即可到达。

中山十月气温在20~30摄氏度之间,十月台风影响次数已经很少。

中山市地处低纬,全境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又频临南海,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从气候学的角度来划分,中山市是长夏无冬。而从天文学的角度划分,中山则四季分明,各具特色:春季(3-5)月,北方冷空气势力开始减弱,南方暖湿气流势力逐渐增强,冷暖空气交绥,不但容易形成低温寡照的阴雨天气,而且暴雨洪涝、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开始频繁出现。夏季(6-8月),西南季候风盛行,不但天气炎热,雨量特多,而且,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秋季(9-11月),暖湿气流势力逐渐减弱,北方冷空气势力逐渐加强,雨量减少,天气秋高气爽。冬季(12月~次年2月),是北方冷空气势力最强,活动最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气温下降,天气干燥,容易出现低温冷害和干旱咸潮。

中山市的气象灾害种类较多,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既有寒潮冷害、低温霜冻,又有高温酷暑、热带气旋;既有暴雨洪涝,又有干旱咸潮;既有雷电灾害,又有龙卷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重大的气象灾害,如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热带气旋正面袭击、特大洪水、严重干旱以及严重冷害等,在中山也时有发生。但是,与其他地方相比,中山市的气象灾害影响程度总体来讲说还是相对比较轻的,气候的利和弊相比,利远大于弊。总的来说,中山市的气候条件优越,得天独厚,十分有利于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是一块适宜创业,适宜创新,适宜居住的“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