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球遭受破坏的事例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别称
3.中国的历史上的7月7日,除了卢沟桥事变,还发生了什么大事?
4.人类破坏自然资源,以及造成后果的事例。(3个)
5.时间真在流动吗?爱因斯坦:现在和未来差别只是幻觉
地球遭受破坏的事例
一:北美黑风暴
1934年5月11日凌晨,美国西部草原地区发生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黑色风暴。风暴整整刮了3天3夜,形成一个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440公里,高3400米的迅速移动的巨大黑色风暴带。风暴所经之处,溪水断流,水井干涸,田地龟裂,庄稼枯萎,牲畜渴死,千万人流离失所。这是大自然对人类文明的一次历史性惩罚。由于开发者对土地资源的不断开垦,森林的不断砍伐,致使土壤风蚀严重,连续不断的干旱,更加大了土地沙化现象。在高空气流的作用下,尘粒沙土被卷起,股股尘埃升入高空,形成了巨大的灰黑色风暴带。《纽约时报》在当天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专题报道.黑风暴的袭击给美国的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使原已遭受旱灾的小麦大片枯萎而死,以致引起当时美国谷物市场的波动,冲击经济的发展。同时,黑色风暴一路洗劫,将肥沃的土壤表层刮走,露出贫瘠的沙质土层,使受害之地的土壤结构发生变化,严重制约灾区日后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秘鲁大雪崩
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拥有一望无垠的海岸线,长达3000多公里。它又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著名的安第斯山脉的瓦斯卡兰山峰,山体坡度较大,峭壁陡峻。山上长年积雪,“白色死神”常常降临于此。1970年5月31日,这里发生了一场大雪崩,将瓦斯卡兰山峰下的容加依城全部摧毁,造成两万居民的死亡,受灾面积达23平方公里。此时,在寒冷的地区,不少人都已沉睡于梦乡之中。
突然,远处传来了雷鸣般的响声。随即大地像波涛中的航船,顿时失控,在疯狂、猛烈地颤抖着。紧接着,又从远处传来了天崩地裂般的响声。震耳欲聋,把人们从酣梦中惊醒。那些正在夜读、娱乐和工作着的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响声惊呆了。人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房屋便东倒西歪、吱吱作响地坍塌下来。
这时,人们才意识到地震灾祸已经降临。
那些还未及逃离屋子的人们,都被压在倒塌下来的乱砖碎石之中。外面,寒风凛冽,漆黑一片,谁也看不到谁,只听到隆隆的崩塌声。
忽然,又一阵惊雷似的响声由远至近,从瓦斯卡兰山峰方向传来。一会儿,山崩地裂,雪花飞扬,狂风扑面而来。
原来,由地震诱发的一次大规模的巨大雪崩爆发了。
地震把山峰上的岩石震裂、震松、震碎,地震波又将山上的冰雪击得粉碎。瞬时,冰雪和碎石犹如巨大的瀑布,紧贴着悬崖峭壁倾泻而下,几乎以自由落体的速度塌落了九百米之多。
刚遭受地震袭击的容加依城,人们惊魂未定,又被随之而到的冰雪巨龙席卷,大多数人被压死在冰雪之下,快速行进中的冰雪巨龙,又使许多人窒息而死。
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最悲惨的雪崩灾祸。
三:孟加拉国特大水灾
1987年7月, 孟加拉国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水灾。连日的暴雨,狂风肆虐,这突如其来的天灾,使毫无任何准备的居民不知所措。短短两个月间,孟加拉国64个县中有47个县受到洪水和暴雨的袭击,造成2000多人死亡,2.5万头牲畜淹死,200多万吨粮食被毁,两万公里道路及772座桥梁和涵洞被冲毁,千万间房屋倒塌,大片农作物受损,受灾人数达2000万人孟加拉国位于孟加拉湾以北,属于恒河平原的东南部,其西为东高止山脉,东为阿拉干山脉,北为喜马拉雅山脉。境内有河流230条,每年的河水泛滥都使孟加拉国蒙受巨大的损失。加之这里地处季风区,印度洋上吹来的西南季风带着温暖而又饱和的水汽向低压区冲来。当受到山脉的阻挡时,立即降雨。这就使得地势平坦低洼的孟加拉国难逃水灾的侵袭。
水灾的发生,加剧了人民的贫困程度,联合国就此展开了两项粮食供给计划。仅一项计划的实施每年就要耗资2000万美元。
这样巨大的损耗却仍未得到政府的重视。大自然原有其不可抗拒的力量,但通过有力的预防措施可使其破坏程度降低到最低限度。1987年9月,孟加拉国灌溉、水利发展和防洪部长阿尼斯·伊斯拉姆·马哈茂德在事后说道,“如果我们和印度、尼泊尔能在有效利用本地区水利资源,即在冬季增加河水流量,在雨季控制洪水这些问题上达成协议的话,我们本来可以减轻7月和8月份在这里发生的洪水灾害的严重程度的。”他的这番话若早能做到,数以千万的人民就不会无家可归。
水灾给人民带来的不仅是贫困、饥饿,同时也滋生了大量的细菌。各种疾病在受灾区流行,约有80万人染上痢疾,近百人丧生。这无疑又使孟加拉国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
如何摆脱水灾带来的沉重灾难,如何使这个南亚穷国的危机有所缓和,已成为孟加拉国政府有待解决的一大难题,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四:印度“黑色妖魔”鼠疫
老鼠,不仅偷吃粮食,它给人类带来的最大危害就是传播病菌,人类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流行的鼠疫,全球性鼠疫发生过3次,死亡人数过亿,不少城镇灭绝。据文献统计,死于鼠疫的人数,超过历史上所有战争死亡的人数的总和。无怪乎人们称这种疾病为“黑色妖魔”。 1994年9、10月间,印度遭受了一场致命的瘟疫。泉神节过后的第二天苏拉特市医院接收到30名病情相似的患者。起初医生并不知道病人患的是鼠疫。但接二连三有人死亡,又传来马哈什特拉附近的拉杜尔流行鼠疫的消息,这才意识到一场灾难已经降临。一时间,火车站、汽车站都挤满了成千上万的逃难者。30万苏拉特市民逃印度的四面八方,同时也将鼠疫和这种恐惧的心理带到了全国各地。
不到两周时间,这种可怕的瘟疫已扩散到印度的7个邦和新德里行政区。鼠疫的降临,对毫无准备的印度当局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印度卫生部不得不向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请求支援,以解燃眉之急。
鼠疫的流行,引起人们的极度恐慌。这种恐惧犹如大火一样,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中止了同印度的各项往来。这对印度来说,经济方面的损失是难以估计的。据有关方面统计,用于治疗和预防鼠疫方面的费用就高达数百亿美元。
人们不禁要问,销声匿迹多年的鼠疫为何再度在印度广为流行呢?专家们一致认为鼠疫的爆发是极为肮脏的环境所致。据说,苏拉特市是印度最脏的城市,贫民窟、集市、街头巷尾,垃圾成堆,臭味熏天。鼠疫流行期间,每天清出的垃圾多达1400吨。遍地的垃圾成为老鼠繁衍滋生的温床。
消灭老鼠,应当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各国相继建立了灭鼠公司之类的专门组织,联合国已成立相应的灭鼠机构。整个地球都在向老鼠展开一场艰难的战斗。虽然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彻底消灭鼠患的办法,但是,科学的不断发展必能战胜鼠患,这是我们大家都坚信的。
五:喀麦隆湖底毒气
帕梅塔高原,是个美丽而令人陶醉的地方。
1986年8月21日晚,人们正在酣睡之中,突然一声巨响划破了长空。不少人还没等弄清发生了什么事,就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 这晚,位于非洲喀麦隆西北部,距首都雅温得400公里的帕梅塔高原上的一个火山湖———尼奥斯火山湖,突然从湖底喷发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它犹如泛滥的洪水,沿着山的北坡倾泻而下,向处于低谷地带的几个村庄袭去……
次日清晨,喀麦隆高原美丽的山坡上,水晶蓝色的尼奥斯河突然变得一片血红,好像一只溃烂而愤怒的红眼睛。草丛里到处躺着死去的牲畜和野兽。尼奥斯湖畔的村落里,房舍、教堂、牲口棚完好无损,但是街上却没有一个人走动。走进屋里探个究竟,令人震惊的一幕映入眼帘,那里都是死人。这是多么凄惨的景象!死者中有男人、女人、儿童,甚至还有婴儿。
从幸存者的口里,人们知道了惨案发生的经过,伴随着昨晚飞响的,还有一股幽灵般的圆柱形蒸气从湖中喷出,整个湖水一下子沸腾了起来,掀起的波浪袭击湖岸,直冲天空,高达80多米,然后又像一柱云烟注入下面的山谷。这时,一阵大风从湖中呼啸而起,夹着使人窒息的恶臭将这朵烟云推向四邻的小镇。
据不完全统计,在这场灾祸中,至少有1740人被毒气夺去了生命,大量的牲畜丧生,加姆尼奥村靠火山湖最近,受灾也最为严重。全村650名居民中,仅有6人幸存。
这一喷毒事件,立即引起了各国的极大关注。尼奥斯火山湖,也因此更闻名于世。日本、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都迅速地派出了紧急救援队,并派出专家对尼奥斯湖喷发毒气的成分进行实测,凶手究竟是谁?专家们努力地寻找答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工作,终于查明了尼奥斯湖中所喷出的有毒气体成分。专家们一致认为,喷出的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而恶臭则来自硫化氢。人们在向自然界征服和索取的同时,也遭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湖底毒气这种自然造成的突发性灾难,让人类尝到了苦果.。
六:伦敦大烟雾
素有世界“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每当春秋之交,这里经常被浓雾所笼罩,像是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据统计,伦敦的雾天,每年可高达七八十次,平均5天之中就有一个“雾日”。每当大雾降临,弥漫的大雾不仅影响交通,酿成事故,还直接危害人们的健康,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
与1952年的状况相比,今天的伦敦是一座净化的城市。那时候,伦敦有燃煤发电厂,离市中心不远处有许多工厂。大多数住家用烧煤来取暖。以煤为动力的蒸汽机车拉着一节节列车开进首都 。对小汽车和卡车产生的废气几乎没有控制措施。
1952年12月4日,伦敦城发生了一次世界上最为严重的“烟雾”事件:连续的浓雾将近一周不散,工厂和住户排出的烟尘和气体大量在低空聚积,整个城市为浓雾所笼罩,陷入一片灰暗之中。期间,有4700多人因呼吸道病而死亡;雾散以后又有8000多人死于非命。这就是震惊世界的“雾都劫难”。
1952年12月3日清晨,伦敦气象台报告说,一个气峰在夜间通过,中午气温可达到5.6℃,相对湿度约为70%。对于本地来说,这是个难得的好日子——一个可爱的冬日。
这一天,从北海吹来一股风,吹遍了整个英格兰,将英国中部的工厂和城市居民住户中烟囱内冒出来的团团浓雾吹到了九霄云外,因而空气变得十分清新怡人。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灾难正悄悄地来临。
傍晚时分,伦敦正处于一股巨大的高气压气旋的东南边缘,较强劲的北风围绕着这个反气旋顺时针吹着。第二天,即12月4日,这个气旋中心已到了伦敦以西几百公里处,沿着通常的路径向东南方向移动。上午风速变小,云层几乎遮蔽了整个天空。时至中午,乌云把太阳全部遮住,伦敦上空阴霾弥漫,气象台温度表的读数为3.3℃,相对湿度上升为82%。
12月5日,一个异常的情况出现了。伦敦气象台的风速表测出了一个非常奇怪的量度——风速读数完全是静止的。据当时专家的估计,此时风速不超过每小时3公里。
伦敦处于死风状态,空气中积聚着大量的烟尘,经久不散,风太弱又无法带走林立的工厂烟囱与家庭排出的各种有害的烟尘。于是,大量的煤烟从空中纷纷飘落,美丽的泰晤士河谷被烟雾笼罩。一位在船上干活的小徒工,烟雾的入侵使他泪如泉涌;烟雾穿门入室,钻进了格林威治区的居民家中,使人们痛苦难忍……
雾云在城市上空悬浮了5天,逐步变得更脏和更有毒。伦敦市中心空气中的烟雾量几乎增加了10倍。
烟雾使数千受害者患了支气管炎、气喘和其他影响肺部的疾病。最后,到12月10日烟雾散去时,估计已有4000人死亡,其中多数是年长者。
今天,烟雾的主要起因是机动车所排放的废气的污染。像洛杉矶、墨西哥城等大城市内,烟雾一直悬浮在空中。使用无铅汽油和安装机车排气催化转化器,有助于减少受这种污染而损害健康的危险。但是,这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严重问题。
七:百慕大地区神秘灾难
在本世纪海上发生的神秘事件中,最著名而又最令人费解的,当属发生在百慕大三角的一连串飞机、轮船失踪案。据说自从1945年以来,在这片海域已有数以百计的飞机和船只神秘的无故失踪。失踪事件之多,使世人无法相信其尽属偶然。所谓百慕大三角是指北起百慕大群岛,南到波多黎各,西至美国佛罗里达州这样一片三角形海域,面积约一百万平方公里。由于这一片海面失踪事件叠起,世人便称它为“地球的黑洞”、“魔鬼三角”。 1971年10月21日,一架满载着冻牛肉的运输机“超星座号”,从一艘正在海面工作的探测船上空飞过。船员们眼看它飞了一分钟左右,突然,飞机好像被海水吸住似的一头坠进海里。以后,船员们什么也未看见,既没有发现油迹,也没有找到尸体和飞机残骸。唯一能证实飞机失踪的,只是海面上漂浮的一大块带血的牛肉。
“超星座号”飞机的失踪,只是这片神秘海域许许多多起失踪事件之一。据统计,自1840年至1945年间,这片海域上空就有100余架飞机失踪;而这里消失的船只则更多。
这片被世人称作“海上墓地”的地方,就是引起全世界许多科学家关注的百慕大三角区。
“超星座号”的失踪,与难以计数的其他失踪事件一样,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没有线索。任何船只、飞机和人员,只要是在百慕大三角区失踪的,就甭想再找到幸存者和任何残骸,所谓神秘就在这里。
所有试图对百慕大三角地区失踪事件做出合乎逻辑解释的人都遇到了无法摆脱的矛盾。于是就有人提出“超自然”理论,试图揭开这世纪之谜。更有一部分研究者,把百慕大三角区发生的灾难与外星人和飞碟联系起来进行推断。他们的论点是:这里存在一个外星人的海底飞碟基地。因为多年来人们曾在这里观察到数不清的不明飞行物现象。这些失踪的飞机和船只正是被飞碟的乘员掠走的。在波恩举行的一次科学会议上,著名太空学家雅佛烈·史杜鲁宾博士透露了他们用太空时代的科技配合古代记录进行研究的情况。他认为现在百慕大三角地区发生的飞机和船只失踪之真相已经大白,是一个400年前的陨石在做怪。
1979年,美国和法国科学家组织的联合考察组,在百慕大海域的海底发现一个巨大的水下金字塔。根据美国迈阿密博物馆名誉馆长查尔斯·柏里兹派人拍下的照片,可以看到这个水下金字塔比埃及大金字塔还要巨大。塔身上有两个黑洞,海水高速从洞中穿过。
水下金字塔的发现,使百慕大三角谜变得更为神秘莫测,它到底是人造的还是自然形成的?它与百慕大海域连续发生的海难和空难有什么关系?这些都有待于人们的进一步探讨。百慕大这个黑洞,至今还没有看见底。
八:通古斯大爆炸
通古斯,位于前苏联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附近。80年前,这里发生过一次极其猛烈的大爆炸,其破坏力相当于500枚和几枚氢弹的威力。
1908年6月30日凌晨,一场罕见的惨祸降临到西伯利亚偏僻林区的游牧民头上。有幸逃脱这场灾难的谢苗诺夫回忆说:“当时天空出现一道强烈的火光,刹那间一个巨大的火球几乎遮住了半边天空。一声爆炸巨响之后,狂风袭来……”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一直传到中欧,德国的波茨坦和英国剑桥的地震观测站,甚至华盛顿和爪哇岛也得到了同样的记录。
当时俄国的沙皇统治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无力对此组织调查。人们笼统地把这次爆炸称为“通古斯大爆炸”。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于1921年派物理学家库利克率领考察队前往通古斯地区考察。他们宣称,爆炸是一次巨大的陨星造成的。但他们却始终没有找到陨星坠落的深坑,也没有找到陨石。只发现了几十个平底浅坑。因此,“陨星说”只是当时的一种推测,缺乏证据,库利克又两次率队前往通古斯考察,并进行了空中勘测,发现爆炸所造成的破坏面积达20000多平方公里。同时人们还发现了许多奇怪的现象,如爆炸中心的树木并未全部倒下,只是树叶被烧焦;爆炸地区的树木生长速度加快;其年轮宽度由0.4—2毫米增加到5毫米以上;爆炸地区的驯鹿都得了一种奇怪的皮肤病枣癞皮病等等。不久二战爆发,库利克投笔从戎,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前苏联对通古斯大爆炸的考察,也被迫中止了。 二战以后,前苏联物理学家卡萨耶夫访问日本,1945年12月,他到达广岛,四个月前美国在这里投下了。看着广岛的废墟,卡萨耶夫顿然想起了通古斯,两者显然有着众多的相似之处:
爆炸中心受破坏,树木直立而没有倒下。
爆炸中人畜死亡,是核辐射烧伤造成的。
爆炸产生的蘑菇云形相同,只是通古斯的要大得多。
特别是在通古斯拍到的那些枯树林立、枝干烧焦的照片,看上去与广岛上的情形十分相似。因此,卡萨耶夫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认为通古斯大爆炸是一艘外星人驾驶的核动力宇宙飞船,在降落过程中发生故障而引起的一场核爆炸。
此论一出,立即在前苏联科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应。支持者和反对者乏善其人。索罗托夫等人进一步推测该飞船来到这一地区是为了往贝加尔湖取得淡水。还有人指出,通古斯地区驯鹿所得的癞皮病与美国1945年在新墨西哥进行核测验后当地牛群因受到辐射引起的皮肤病十分近似,而通古斯地区树木生长加快,植物和昆虫出现遗传性变异等情况,也与美国在太平洋岛屿进行核试验后的情况相同。
五、六十年代,前院多次派出考察队前往通古斯地区考察,认为是核爆炸的人和坚持“陨星说”的人都声称考察找到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对于没有找到中心陨星坑的情况,有人认为坠落的是一颗慧星,因此只能产生尘爆,而无法造成中心陨星坑。
1973年,一些美国科学家对此提出了新见解,他们认为爆炸是宇宙黑洞造成的。某个小型黑洞运行在冰岛和纽芬兰之间的太平洋上空时,引发了这场爆炸。但是关于黑洞的性质、特点,人们所知甚少。“小型黑洞”是否存在尚是疑问。因此,这种见解也还缺少足够的证据。直到今天,通古斯大爆炸之谜仍未解开。
九:智利大海啸
据说,智利是上帝创造世界后的“最后一块泥巴”。或许正是这个缘故,这里的地壳总是不那么宁静。根据现代板块结构学说的观点,智利是太平洋板块与南美洲板块互相碰撞的俯冲地带,处于环太平洋火山活动带上。特殊的地质结构,造成了它位于极不稳定的地表之上,自古以来,火山不断喷发,地震接二连三,海啸频频发生。
从5月21日凌晨开始,在智利的蒙特港附近海底,突然发生了世界地震史上罕见的强烈地震。震级之高、持续时间之长、波及面积之广均属少见,在前后一个月中,共先后发生不同震级的地震225次。震级在7级以上的竟有10次之多,其中8级的有3次。
当5月21日地震刚发生时,震动还比较轻微,大地只是轻轻地颤动着。和以往不同的是,它连续不断地发生。接着震级一次高于一次,震动越发剧烈。仓皇之中,人们东倒西歪,摇摇晃晃跑到室外。
然而,连续两天持续不断的震荡,使人们产生了不以为然的麻痹情绪。由于地震持续时间较长,而且破坏程度不大,人们不像开始时那样惧怕了,有人甚至搬进了破裂的屋子。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心有余悸,他们担心更大的地震即将来临。
果然,5月22日19时许,忽然地震声大作,震耳欲聋。地震波像数千辆坦克隆隆开来,又如数百架飞机从空中掠过,呼啸着从蒙特港的海底传来。不久大地便剧烈颤动起来。一会儿,陆地出现了裂缝;一会儿,部分陆地又突然隆起,好像一个巨人翻身一样。瞬间,海洋在激烈地翻滚,峡谷在惨烈地呼啸,海岸岩石在崩裂,碎石堆满了海滩……
这次地震,是世界上震级最高、最强烈的地震,震级高达8.9级,烈度为11度,影响范围在800公里长的椭圆内。大震过后,接踵引发了大海啸。海啸波以每小时几百公里的速度横扫了太平洋沿岸,把智利的康塞普西翁、塔尔卡瓦诺、奇廉等城市摧毁殆尽,造成200多万人无家可归。
十: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中国北京时间3时42分,东经118.2度、北纬39.6度,在距地面16公里深处的地球外壳,比日本广岛爆炸的强烈400倍的大地震发生了。 几天以后再次公布了经过核定的地震震级:Mst7.8级。
唐山,一座上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在这场没有预报的特大地震中成为废墟。死亡人数达24万之多。
北纬40度线,被人们称为“不祥的恐怖线”。这里,发生了诸如美国旧金山、葡萄牙里斯本、日本十胜近海等无数次大地震。这次地震这个恶魔又一次突袭了北纬39.6度——唐山成为它的牺牲品。
水,首先向人类发出了警报。
7月下旬起,北戴河一向露出海面的礁石被海水吞没;而距唐山比较近的蔡家堡等海域,从前碧蓝蓝的海水变得浑黄。一位潜泳于秦皇岛海水下的人看见水下一条明亮的光带,似一条不安的火龙。
7月27日深夜,比人类早觉醒一步的自然界发出了最后的灾难呼告!
昌黎县看瓜的农民看到200多米高的上空忽然明亮,地面照得发白,西瓜叶、蔓照得清晰可见,如天亮一般。
3点42分许,唐山上空出现强烈的几次蓝色闪光,地上狂风呼啸,惊雷轰响,大地疯狂地摇撼,几秒钟后,唐山破碎了,一片死寂,灰色的尘雾浓浓地笼罩着唐山,整个唐山没有一点声息。
就在这短短的几秒钟里,唐山市区和农村有65万多间房屋倒塌和受到严重破坏。绝大多数唐山人均在睡眠状况下遭此浩劫。
在许多奇迹般的生还者中有一位妇女,她从所住的旅馆逃出仅2秒钟,旅馆便断裂成两半,并坍塌了。由于惧怕还会发生更大的地震,大多数唐山人都转移到搭建在城外公路上供他们临时栖身的帐篷里。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别称
七大洲四大洋名字的来历
1.亚洲:在古代人把地中海以东的地方叫做亚细亚(意思是“日出之地”)。这里位于地球的东方。亚洲即是亚细亚洲的简称。
2.欧洲:古代人把地中海以西的地方叫欧罗巴(意思是“日落之地”)。它位于地球的西面,欧洲即欧罗巴洲的简称。
3.非洲:全称是“阿非利加洲”,拉丁文的意思是“阳光灼热”。因为非洲被赤道横穿中部,非洲多处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4.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总称。美洲是意大利人亚美利哥航海时发现的一块所谓的“新大陆”,欧洲人为了纪念这位“新大陆”的发现者,便用亚美利哥的名字称它为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
5.拉丁美洲:是指北美洲以南的地区,过去曾是拉丁语系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地,故称为拉丁美洲。
6.大洋洲:17世纪欧洲人发现了它,因其处于世界各大洋的包围之中,游离于其它大洲之外而得名。17世纪被发现时,人们误为它是地球最南端的大陆,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称为澳大利亚(即南端大陆之意)。
7.南极洲:即南极所在的大陆。这才是地球上真正的南端大陆。
四大洋名称的由来
1. 太平洋原名南海,1520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越过大西洋进入新的大洋,那里天气晴朗,风平浪静,是个 “ 和平之洋 ”,故改名为太平洋.
2. 大西洋出于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的故事.大力神阿特拉斯**天火给人间,又支撑天地分开.人们怀念他,认为远方西洋就是 “ 大力神栖息的地方 ”,故得名大西洋.
3. 印度洋古代欧洲人认为印度就是东方。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
---------------------------------
/////////////////////七大洲和四大洋 详解////////////////////////
---------------------------------
1.七大洲博览(图3-3)
(1)亚洲超级大洲
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2000年前的腓尼基人,住在地中海东岸(今叙利亚一带),并建立了强大的腓尼基王国。他们为了对频繁的海上活动能定出确定的方向,于是把地中海以东的陆地,一律称之为“日出的地方”;而把地中海以西的陆地。则叫作“日落的地方”。“Asia”是从腓尼基语“Asu”演化而来,音译为“亚细亚洲”,意译则为“日出之洲”。“Ereb”也衍变为“Europa”,音译为“欧罗巴洲”,意译即“日落之洲”。
亚洲最大,全洲横跨经度164°,东西时差达10个小时;纵跨纬度90°,为经圈的1/4。南北半球都有它的“辖地”。就面积而言,共有4400万平方公里,为欧洲的四倍多或大洋洲的五倍。全球的陆地,亚洲几乎占了3/10,为独一无二的“超级大洲”。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相连,合称“亚欧大陆”。亚欧大陆为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总面积5071万平方公里,其中亚洲大陆又占了亚欧大陆的4/5。
亚洲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洲,而且“地理之最”也多。从世界地图上可以看出,世界最美的花采列岛,就镶嵌在它东部海周;大海从北、东、南三面将大洲围合。它有着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69900公里)和面积最宽广的大陆架(926万平方公里)。亚洲还是个多半岛、多海峡的大洲,半岛与海峡数量之多均居世界首位。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322万平方公里),从它的西南部伸出。全洲半岛总面积约1000万平方公里,是半岛面积最大的洲。亚洲的马六甲海峡与英吉利海峡,并列为世界运输最忙的海峡;霍尔木兹海峡为世界石油运输线上最重要的“咽喉”,从这里出口的石油占世界1/3,战略意义重大。亚洲还是个多岛的大洲。岛的总面积270万平方公里,虽未成为“世界之最”,但全球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却在它的怀抱。该群岛有岛屿2万多个,面积合242.7万平方公里。岛数之多,散布之广,拥有世界大岛数目之众,均居世界首位。
亚洲还是个自然面貌最复杂的大洲。在地貌“谱系”中,常规地貌和特殊地貌类型几乎包罗万象。其中,平原、高原、盆地、山脉数量之多,其他各洲均无法可比。世界最平坦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世界上最低的盆地——吐鲁番盆地。世界陆地的最低处——死海等,这些地形之“极”,亚洲一一具备。亚洲,还是世界上活火山(在人类历史上喷发过的火山)最多的大洲,约200座,占世界活火山总数的一半以上。印度尼西亚是有名的“火山国”。亚洲也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多的大洲之一。“地震之国”的日本,平均每天就有4次地震。此外,中国、印尼、菲律宾、中亚国家地震也较频繁。亚洲地形具有中高周低的分布大势,由于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时间相对较晚,致使受挤压而隆升的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特别高大宏伟。全洲以山地、高原为主(占全洲总面积3/4),平均海拔高度达950米,除南极之外,亚洲为世界地势最高一洲。
亚洲地跨热、温、寒三带,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一洲。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所有的气候类型,亚洲应有尽有。尤其是季风气候,其强烈的程度和影响范围之广,在世界上是最大、最典型的。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是著名的季风区,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之洲,陆地面积大,本身对气候就有巨大影响,形成了大陆性气候强烈的特点。
受季风雨影响,亚洲降水较为丰沛。由于地形具有中高周低的分布特点,使形成的大河呈现出由大洲中部高地,向四周低地放射分流入海的特点。据统计,亚洲是世界上大河最多的一洲。长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60条。其中超过4000公里的大河也有7条,它们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下游叫湄公河)、黑龙江、勒拿河、叶尼塞河和鄂毕河。长江和黄河还分别为世界第三、第五长河。亚洲湖泊数量虽然不多,但“奇湖”甚多:具有“大海风度”的湖——里海(37万平方公里),为全球最大的湖;“个性”怪戾的湖——死海,为世界最低(-392米,又说-400米),盐度最大的湖;还有那“来历不明”的湖——贝加尔湖(深1620米),为世界最深、蓄水最多的湖。
亚洲地大物博。石油、铁、锡、钨、镁、锑、稀土等矿储量居世界第一,稻谷、茶叶、椰子(图3—4)、天然橡胶(图3—5)、金鸡纳霜(图3—6)、马尼拉麻(图3—7)、柚木、胡椒、黄麻等产量分别占世界80%~90%以上,原油、鱼产、大豆、棉花产量,均占世界总产30%~40%。亚洲沿海渔场面积宽阔,占世界沿海渔场面积的40%。
亚洲人口数量之多,向为世界第一。全球人口目前已过58亿,其中亚洲一洲,就占了34亿,超过世界人口一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12亿多)。印度居第二,也有9亿。超过1亿的国家,亚洲还有印度尼西亚(1.94亿)、日本(1.24亿)、巴基斯坦(1.37亿人),孟加拉国(1.22亿)。亚洲除日本为发达国家外,其余国家都为发展中国家。
(2)欧洲半岛式的大洲
欧洲,是“欧罗巴洲”的简称。欧洲大陆与亚洲大陆同为一“陆”。公元4世纪初,人们以乌拉尔山为界限。人为地将其分开,乌拉尔山以东地区称为亚细亚洲,以西的地区则称欧罗巴洲。
从整个亚欧大陆看,欧洲大陆要比亚洲大陆小。欧洲大陆像亚欧大陆的一个“大半岛”,一直伸向西方。其面积仅占亚欧大陆的1/5。欧洲面积为1016万平方公里,在世界七大洲排第六位。虽然欧洲地域不大,但它在地理上,有许多特色却给人们以深刻印象。
首先是它的大陆轮廓参差不齐。北、西、南三面全为大海环抱。“半岛式大陆”又伸出不少“亚级”半岛,另外还有不少内海又将水面深深伸入内陆。整个大陆海岸线长37900公里,为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一洲。主要半岛北部有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南部有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和巴尔干半岛。伸入大陆的内海,有地中海、波罗的海、黑海等。大陆外还镶嵌着许多岛屿,将整个大洲装点得婀娜多姿。
地形上欧洲也有不少特色。首先是全洲平原面积占大洲60%,比例之高为世界各洲之冠。由于平原辽阔,使全洲平均海拔高度仅300米,为世界平均海拔高度最低的一洲。平原多分布在大洲中部,自西向东“一”字排开,有西欧平原、中欧平原和东欧平原。由于第四纪冰川当年曾覆盖北欧大地,北欧地面现遗留的冰迹湖比比皆是。仅芬兰境内,大小湖泊就有6万个,为世界著名的“千湖之国”。南欧是高山的汇聚地,驰名遐迩的阿尔卑斯山是非洲板块与欧洲板块碰撞后的一个“杰作”。其主峰勃朗峰海拔4810米,有“欧洲屋脊”之称。峰顶冰川密布,风光旖旎动人,为阿尔卑斯山最大的旅游胜地。地中海及沿岸区是两大板块的接触区,这里形成了南欧火山、地震的分布带。著名的维苏威火山、埃特纳火山,就分布在此带的意大利境内,1755年葡萄牙里斯本发生的一次大地震,6分钟就将里斯本故城摧毁。
欧洲面积虽小,但国家数量却很多,大小有40个。因此长度不太大的河流,也往往一河贯流多国,成为“国际河流”,如多瑙河、莱茵河、奥德河等。
欧洲的气候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带影响很大,加上全洲地理纬度较高(北纬30°~70°),为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一洲。这里冬季不算太冷,夏季又不太热,这种气候特色,实为其它洲罕见。1996年7月盛夏,当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各国运动员,正冒着38℃以上的酷暑在运动场搏击的时候,而同样月份的欧洲,各国首都的最高气温预报值,却仅有20~25℃,欧洲气温的这种“低值”现象,使欧洲气候夏日凉爽。据人种学家研究,欧洲人种皮肤发白,与该洲气候的温凉长期“熏陶”,也是有着很大关系的。
欧洲和其他大洲比,是一个人口密度大的大洲,全洲人口目前有76906万人(仅次于亚洲)。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达76人,在各大洲中居于首位。全洲人口的70%都住在城市,是世界城市化很高的一洲。居民的99%是欧罗巴人(白种人),在各大洲中,种族构成相对比较单一。
欧洲有不少国家,是世界上最早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行列的国家。大部分国家目前已成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数量不多。在今日世界经济领域中,欧洲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比较高的,经济总产值居各大洲首位。工业产值占全世界约45%,农业和运输业产值约占全世界40%(未包括俄罗斯的亚洲部分)。欧洲在商贸、金融及旅游业方面,更占有一定优势。
(3)非洲“高原大陆”
在东半球的西南部,有一块略似三角形的大陆,这块大陆加上它东面的“小陆”马达加斯加岛等,组成了一个外形非常单调的大洲,它就是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全洲面积3020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二大洲。由于主体大陆地形主要是由较平坦、平均海拔为750米的高原组成,故又称“高原大陆”。以刚果河河口至埃塞俄比亚高原北部边缘为界,可将非洲“一分为二”:东南部是海拔1000米的“高非洲”,西北部是500米以下的“低非洲”。非洲大陆虽然轮廓简单——海岸平直,岛屿极少,但仍有不少颇具魅力的地理奇趣赢得了人们对它的关注。
首先,在这块大陆的北部,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盘踞,其面积达777万平方公里。此外,在非洲东部还有一条纵贯南北的东非大裂谷带,南起希雷河口,北至西亚死海北部,全长6400公里,为世界上最长的大裂谷。用板块学说解释,从这个裂谷带开始,今后若干年后,通过岩石圈的进一步破裂扩张,这里将产生一个新的“大洋”。目前,在这条裂谷带上,已经有一些地壳频频传来火山、地震活动信息;并已形成了如维多利亚湖(非洲第一、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坦噶尼喀湖(世界第二深水湖,水深1435米)、马拉维湖(非洲第三大淡水湖)等一些断层湖。东非的两座大火山乞力马扎罗山(5895米,非洲第一高峰)和肯尼亚火山(5109米),亦是东非裂谷带地壳运动的“杰作”。
由于赤道横贯非洲大陆中部,又形成了许多气候上的特色:全洲大部分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全年高温地区面积广大,故本大陆又有“热带大陆”之称。
受气候、地形的制约,非洲的河流也颇具风韵,分布于热带雨林区刚果盆地中的刚果河(扎伊尔河),为世界上仅次于亚马孙河的第二条水量最大的河。该河发源于东非高原,最后注入地中海的尼罗河,为世界最长的河(全长6671公里)。非洲南部赞比西河上的莫西奥图尼亚瀑布(也称维多利亚瀑布),为世界最著名的大瀑布之一。
非洲为世界古文化发祥最早的大洲之一。埃及已有6000年的历史。东非高原一带,更是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目前,全非洲人口已达72300万(1994年)。
独立国家数达55个。在最近80年中,人口净增3倍,为同期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一洲。主要居民为黑种人(占全洲2/3),其余为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
非洲是个资源丰富的大洲。目前,已知矿产储量,石油78亿吨。硬煤800亿吨,铁矿300多亿吨,铬矿30亿吨。铝土矿90亿吨,磷酸盐270亿吨——这两种矿都高于其他各洲。另外,金刚石储量占世界95%左右,储量有9亿克拉。黄金储量估约占世界 2/3。铀、钴、锂、铌等矿储量也很可观。世界草原面积的28%分布于非洲,为各洲第一位。草原动物中的斑马、长颈鹿、非洲象(图3—8)、狮、驼鸟(图3—9)、食蚁兽等,早已驰名世界。此外,非洲还是咖啡、枣椰、油棕(图3—10)、香蕉等经济作物的故乡,非洲的可可、丁香、除虫菊,剑麻、棕榈油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洲。目前,各国均属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一般都位居于沿海;最不发达国家,多数在大陆内部。全洲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2.8%,经济结构畸形,片面发展供出口的农、矿产品,粮食一般不能自给。
(4)大洋洲“大洋中的陆地”
“大洋洲”一词,指太平洋西南部的大陆及赤道南北的许多岛屿。此名意为“大洋中的陆地”。1812年,由丹麦地理学家马尔特·布龙命名,是世界上最小的一洲。因为它的陆地面积只有897万平方公里,比世界第6大洲欧洲还小。其实,如按它的地域跨度来说,它的范围却很大,东西最宽距离可达12000公里(从密索尔岛到复活节岛),南北最宽距离也有7500公里(夏威夷到新西兰)。陆地面积加上水域面积,大可称为“世界之最”。
大洋洲中的大陆,指的是:“澳大利亚大陆”,面积占全洲陆地82.9%,也有人称其为“澳洲”。大洲中的“岛屿”共1万多个,包括有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岛、北岛、伊利安岛(世界第二大岛),以及被法国人杜尔威尔所命名的美拉尼西亚群岛(意为“黑人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意为“小岛群岛”)、波利尼西亚群岛(意为“多岛群岛”)等。
大洋洲虽然岛屿很多,但人口并不多。全洲人口2800万(1994年)。每平方公里仅约3人。人口密度除南极洲之外,是最稀的一洲。而且居民主要住在城市。城市人口占全洲人口的60%,又是各洲中城市人口比重最大的一洲。
澳大利亚大陆是一块地质年龄很古的大陆。远在地球历史最早的太古代时期,它已有陆核生成,并由于岩浆分异作用,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金属矿床。以后的时代,又先后形成了其他不同类别的矿藏。其中,铁、铝土、镍、铀、金、铅锌、煤、石油、天然气等,在该大陆上都有埋藏。此外,新喀里多尼亚的镍和铬,瑙鲁的磷酸盐,储量也很可观。
由于南回归线横贯澳大利亚中部,使大陆气候呈现出又干又热的特点。热带、亚热带沙漠和半沙漠面积,占达大陆35%。地面河湖也显得稀少。但大洋洲地下水资源丰富,东中部的大自流盆地,储水量很大,为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面积达175万平方公里,为澳大利亚农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水源。
澳大利亚距其他大陆非常遥远,故在动植物上,有许多“土生土长”的特有种类。光有袋目的动物,就有150种,如袋鼠(图3-11)、袋鼬、袋狸、袋熊、袋鼯、袋狼、袋鼹等等。此外,鸭嘴兽,考拉等,也颇珍奇。澳大利亚的东北海域,珊瑚十分发育,这里的一个珊瑚礁群——大堡礁,长达2000公里,为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
澳大利亚大陆有一种叫作“杏仁桉”的大树,树干能长到100米开外,为世界最高的树。曾有一棵竟高达156米,可谓“乔木之王”!
大洋洲陆地面积虽然在世界各洲最小,但其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经济却很发达,属于发达国家之列。尤其是澳大利亚,在南半球,从面积大小以及政治、经济等方面看,都是一个大国。
(5)美洲西半球的大洲
如果将我们所在的东半球视为地球“正面”,在它的“反面”就是西半球,还有两个形似三角状的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其对应时区,与我们东半球正好差12小时。
北美洲和南美洲,合称“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由于南美洲、北美洲两块大陆各居一方,并各自有其特点,故人们以巴拿马运河为界,把北部的美洲称为“北美洲”,把南部的美洲称作“南美洲”。巴拿马共和国,是地跨两洲的国家。
有关“亚美利加”的来历,一说是起名于1502年曾到南美作过探险的意大利探险家亚美利哥之名;另一说法是1502年哥伦布第四次航行时,探知尼加拉瓜(在北美洲)产黄金的地点,发现当时印第安人已将此地称之为“亚美利加”或“亚美利斯哥山”,并有“亚美利哥部落”。这一消息传遍西欧,“亚美利加”之名从此成为洲名。
北美洲:位居大西洋、太平洋和北冰洋之间的美洲,是北美洲的辖区。其最北端是格陵兰岛,南至马里亚托角。全洲面积2422.8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三大洲。其中岛屿占410万平方公里,岛屿面积所占大洲的比例为世界各洲之冠。北美大陆在纬度位置,海陆形势,气候特点,植被分布等诸多方面,都与亚欧大陆有相似之处,尤其是气候分布,基本上是亚欧大陆气候的一个“缩影”。尽管如此,北美洲仍有许多特点。从全洲轮廓看,大陆海岸线非常曲折,而且岸外岛屿成群结队。其中的格陵兰岛(217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一大岛,巴劳岛(50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五大岛。著名的哈德孙湾、墨西哥湾深深地伸入了大陆内部,成为“地中之海”。
北美的地块也非常古老,许多地块年龄在25亿年以上。按板块理论解释,本大陆是在最古老的四块原始陆块基础上,通过与其他板块不断碰撞、联合,使原古陆“增生”而逐渐形成今日之规模。其中的加拿大地盾(古陆)的变质岩体,至今还出露于地表,成为现代研究古陆难得的“标本”。北美西部的山系(内华达山、海岸山脉等)就是由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遇,互相挤压而形成的大山 脉。从宏观看,北美地形具有东西高、中部低,呈三大纵列带排列的大势。东带是久经侵蚀的阿巴拉契亚高地,西带是包括内华达山、海岸山、落基山在内的科迪勒拉山系(北段)。中带为北美大平原。科迪勒拉山系中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长400多公里,最深达1830米,为美洲最大的峡谷带。峡谷两侧古地层呈层状分布,是地学家研究地球历史的一部活“教科书”。现已辟为美国国家公园。中部大平原中,为世界大淡水湖的集中分布区,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就有22个。其中的“五大湖”,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苏必利尔湖(8.24万平方米),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淡水湖”。大平原中的密西西比河(长6262公里),为世界第四长河,欧洲人未来美洲之前,此河已经存在,故又有“老人河”之称。北美东北部的格陵兰岛,是一个冰雪覆盖的冰原,全岛 84%的地区都是冰,冰体平均厚度达2300米,冰的总体积约260万立方公里,是仅次于南极的第二个大陆冰体,为世界大陆冰川面积最大的岛屿。全岛每年生成的冰山多达1.3万~1.5万座。
北美洲的气候分布格局,颇似亚欧大陆,但季风气候没有东亚那么典型。由于本洲位置总体偏北一些,故温带大陆性气候更占绝优势。此外,其龙卷风和飓风常在本洲肆虐,经常给北美各国带来巨大损失。
北美矿产资源也较丰富,铁、镍、铜、锌、金、银、铂、铀、铝土、石棉、钾盐、煤、石油等矿,在世界上也均有一定地位。此外,纽芬兰附近的海域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全洲有23个国家,总人口 44800万(1994年)。其中,美国和加拿大为两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他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全洲工业产品在世界总产量中的比重:生铁、钢、铜、锌均占20%左右,铝占40%以上,铅占26%左右,汽车约占37%。北美中部平原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玉米、小麦、稻米、棉花、大豆、烟草等产量,在世界农业中占重要地位。中美和西印度群岛诸国主产甘蔗、香蕉、咖啡、可可等热带作物,大多数国家经济单一,主要发展单一的种植园经济。
南美洲:巴拿马运河到德雷克海峡之间的美洲,被称作“南美洲”。全洲为大西洋、太平洋所包围,大陆轮廓北宽南窄,略像个“直角三角形”。是一个海岸平直,缺乏半岛和岛屿的大洲。全洲面积179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1500万(1994年),为世界人口密度最少的地区之一。
从地形大势看,南美洲与北美洲特点颇为相似,也具有东西高、中部低,三大纵向地带控制整个大陆地形的局面。西带的安第斯山脉,长9000公里,为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其成因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直接有关。板块接触带火山广布,地震频繁,为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东部组成部分。史载以来,世界上最大的8.9级地震——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就发生在这个火山地震带上。这里的尤耶亚科火山(海拔6723米),为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南美洲中部由北至南,由奥里诺科平原、亚马孙平原、拉普拉塔平原三大平原组成。其中亚马孙平原,面积560万平方公里,为世界上最大的平原。该平原地势低平坦荡,海拔仅150米。平原上茂密的热带雨林为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林内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达4~12层,仅植物就有4000余种,木材总储量达8亿立方米,占世界森林资源1/5以上。其中,贵重木材就有数百种,如红木、乌木、榕树、黄松木、巴西果、三叶胶、乳木、椰子等等。奇特的动物在林中随处可见,如地面动物有美洲豹、貘等;树栖动物有树獭,吼猴、浣熊等;爬行动物有巨蟒、蛇、蜥蜴、鳄等;禽类有蜂鸟等。南美洲东部为高原区,其中,巴西高原是一个由多种变质岩组成的古老高原,因受长期风化侵蚀,海拔已不太高,仅有300~1500米左右,但其面积仍有500万平方公里,为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
南美洲大部分地区地处北纬10°与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本陆北部,热带气候占有绝对优势,加上东部受近海南北信风所带来的降雨影响,使南美洲成为世界上一个“湿热大陆”。这种气候特征不但对造就南美热带雨林大有好处,而且使亚马孙河成为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也起到一种“帮手”作用。
南美洲不但生物资源、水资源在世界上占有优势,而且地下矿产资源也很丰富。其中石油、天然气、铁、锰、铝土、锡、银、硝石、硫磺、铋、铂等名列世界前茅。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湖盆,一向有“石油湖”之称。巴西的伊塔比拉铁矿不但储量大,而且含铁率高(达70%),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大富铁矿。智利盛产铜和硝石,更有“铜矿王国”“硝石王国”双誉。秘鲁的铋矿,储量高居世界首位。
南美洲现已有12个国家独立,它们均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构成中,工业以采矿业和制造业为主,农业种植也具有一定优势。在全球发展中国家中,南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高。尤其是巴西,经济实力已居南美之首,并成为世界“第八经济大国”。
(6)南极洲冰雪“大本营”
在地球的南端,有一个人迹罕至的大洲,它就是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抱的南极洲。由于这里自然条件过于严酷,到达的人至今不多,故仍给人们以神秘之感。有些地理读物,称其为“神秘的南极洲”。
在全球七大洲中,南极大陆是人类最后发现的一块大陆。1772~1776年,英国船长库克曾率先环南极航行一周,可谓寻找本洲的最早尝试。1820年,俄国探险家别林斯高晋,被认为是最早看到南极洲的三人之一(另两个是美国人帕尔默和英国人布兰斯菲尔德),别林斯高晋曾首先发现了南极圈以内的岛屿,并将所发现的岛命名为彼德一世岛和亚历山大一世岛(现称亚历山大岛)。1911年12月4日,挪威阿蒙森探险队,终于第一个到达了南极点。1912年1月18日,英国斯科特探险队也相继到达了南极点,但在回程的路上,由于劳累、饥饿、冻伤、雪暴折磨,全员(5人)不幸全部遇难。
南极洲总面积有141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的9.4%,为世界第五大洲(图3-12)。大陆海岸线长24700公里,其中的7500公里为陆缘冰架。大陆周围的海洋,每年有9个月( 3~11月)要被海冰封锁。这些都成为人类接近南极大陆的巨大屏障。南极洲,是一个“地理之最”较多的大洲。
首先,其地理纬度就是世界一“最”。南极洲除个别岛屿和部分半岛外,绝大部分地域都在南极圈以内,成为一个地理纬度最高,接受光热最少的大洲。
南极洲是地势最高的大洲。比号称“高原大陆”的非洲还高。整个大陆98%的土地被厚厚的冰雪压在底下,使原来基盘平均海拔只有410米高的大陆,一下子加厚了5.7倍,成为平均海拔2350米的世界最高之洲。冰厚普遍有1880米,最厚处达4800米,冰体积达2450万立方公里,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冰雪大陆”,也有人称其为“白色大陆”、“世界冰库”。冰量占世界总量的90%,为世界冰雪的“大本营”。
南极洲的冰体如果全部融化,能使世界洋面升高60米!南极大陆冰属于淡水资源,其量占全球淡水资源的 70%。因此,南极洲又是世界最大的淡水资源“宝库”。南极大陆冰体在重力作用下,每年要从高处缓慢向四周低处冰缘移动,外伸成300多个陆缘冰或冰川。其中,麦克罗伯逊断裂谷地中的兰伯特冰川最长,长度达
中国的历史上的7月7日,除了卢沟桥事变,还发生了什么大事?
23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昆阳之战”,刘秀歼灭了王莽主力军。
549年——梁简文帝萧纲即位称帝。
1647年——那不勒斯发生反西班牙起义。
1753年——英国通过犹太人归化法。
1802年——杜桑·卢维杜尔宣布海地摆脱法国独立。
1808年——拿破仑与亚历山大一世签订《提尔西特和约》,第四次反法同盟瓦解。
1839年——林维喜事件
1862年——沙皇政府逮捕俄国民主主义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
1862年——马克思在德文《新闻报》发表《中国记事》一文,热烈赞颂太平天国起义。
1902年——清朝政府就英印军队进犯西藏照会英国。
1903年——《苏报》被查封,史称“苏报案”。苏报的革命宣传和苏报案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
1906年——周学熙创办启新洋灰公司。
1918年——英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炮击伊斯坦布尔。
1921年——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
1927年——冯玉祥礼送中国***出境。
1927年——中华民国政府设立上海特别市,归属中华民国行政院直辖。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宣告废除中外不平等条约。
1929年——美国东西海岸间的班机首次通航。
1938年——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在汉口召开。
1939年——发表《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
1941年——美军接管冰岛。
1943年——国民党第三次高潮开始。
1943年——接受罗斯福赠送的最高统帅勋章。
1945年——国民政府宣布对日全面反攻。
1946年——七七事变十周年之际,中国***宣布准备自行组织联合政府。
1947年——世界名枪AK-47面世。
1949年——辽宁省博物馆正式开馆。
1950年——安理会在苏联为抗议中国代表权问题而缺席的情况下,通过第84号决议,授权美国指挥统一司令部帮助大韩民国击退北朝鲜军队,并授权统一司令部使用联合国旗帜。
1951年——中国舞协创刊《舞蹈通讯》。
1953年——中央新闻纪录**制片厂成立。
195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同中国政府签订协定,中方提供3.38亿美元经济援助。
1957年——中国男女混合登山队33名运动员(男25名,女8名)于北京时间18时20分攀登上慕士塔格山顶,创造了登山队集体安全登上海拔7500米以上高山人数最多的新世界纪录。
1971年——香港专上学生联会于因钓鱼台事件示威,示威中发生流血及拘人事件。由于当时的学联未注册为合法团体,因此示威未获警方批准并遭到拘捕。
1972年——田中角荣出任日本首相,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
1974年——西德队获第十届世界杯足球赛冠军。
1975年——《万人日报》于香港创刊。
1976年——原兰州司令员,中将皮定均因飞机失事而逝,时年62岁。
1978年——所罗门群岛脱离英国统治而独立。
1979年——美国与中国签订新贸易协定,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
1980年——中央电视台在每天的《新闻联播》结束后开始播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 [1]
1981年——世界上第一架使用太阳能驱动的飞机“太阳挑战者”号成功飞越英吉利海峡。这架太阳能飞机是由美国人史蒂夫·普塔塞克驾驶从巴黎附近的蓬图瓦兹起飞以每小时约四十英里的速度经过5小时19分钟的飞行降落在英国东南部的拉姆斯盖特。
1981年——下达鼓励个体经营的规定。
1983年——美国11岁女学生萨蔓塔·史密斯受到苏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安德罗波夫的邀请,抵达莫斯科进行访问。
1986年——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在北京成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全国性的律师群众性社会团体。
1995年——长江下游出现建国后第二大洪水。
1995年——法国第一颗照相侦察卫星“太阳神——1A”由阿里亚娜火箭发射升空,从而使法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以色列之后,第四个拥有侦察卫星的国家。
2000年——柳州发生7.7特大交通事故。22时30分左右,柳州市一辆公共汽车行驶在壶东大桥上,因雷雨大风和桥面隔离栅等物清场不完全及司机主观原因,这辆满载乘客的公共汽车冲破桥栏杆掉下柳江河中,致使79人死亡。
2001年——为纪念奥特曼之父圆谷英二诞辰100周年,《高斯奥特曼》在日本首播。
2004年——为期10天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中国江苏省苏州市闭幕。在本届会议上,34项遗产地新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会议通过了“苏州决定”,对2000年“凯恩斯决定”作出重要修改:2006年起,《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每个缔约国每年申报的世界遗产项目从1项改为最多2项,其中至少包括一项自然遗产提名。
2005年——英国伦敦的地下铁路和公共汽车连续发生7起爆炸事件,导致包括4名自杀性袭击者在内的52人死亡。
2007年——第14届亚洲杯足球赛在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及越南举行
2007年——世界新七大奇迹在葡萄牙里斯本揭晓,中国长城以得票最多名列新七大奇迹之首。
2008年——中国江西三清山风景名胜区7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9年——发生半影月食。
2009年——迈克尔杰克逊的私人告别仪式和公众追思会在洛杉矶举行。两个半小时的公众追思会于当地时间7月7日上午十点在洛杉矶斯台普斯中心举行,现场涌入1.1万名靠抽签取得的免费入场券歌迷,还有大约75万名歌迷涌入洛杉矶,送别“流行音乐之王”。
2013年——韩亚航空公司飞机B777-200ER从上海经停首尔飞至旧金山时在降落途中坠毁,机上3人遇难。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证实,一架韩亚航空公司的波音777型客机当地时间7月6日11时30分在旧金山国际机场着陆时机尾折断起火燃烧。机上载有的141名中国乘客中有28人受伤,其中10人伤势较重。失事韩亚航空公司航班上乘客与机组人员共307人,乘客291人,141名中国公民,包括34名高中生与1名教师。
2018年——索马里摩加迪沙的国内安全部大楼及总统府附近的一个安检点,遭到索马里“青年党”袭击。造成至少12人死亡、17人受伤。
2018年——天门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致2人死亡2人受伤。
2018年——陕西韩城发生疑似有害气体中毒事件。
2018年——上海一货船遇险沉没 6名船员全部获救。
2019年——阿富汗东部加兹尼省发生一起汽车炸弹袭击事件,该袭击造成至少12人死亡,179人受伤。宣称对袭击负责。-7·7阿富汗炸弹袭击事件
2019年——阿富汗加兹尼省发生一起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该事件已造成14人死亡,伤者人数增至179人。-7·7阿富汗自杀爆炸事件
2019年——尼日利亚卡诺州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该事故已造成19人死亡、7人受伤。-7·7尼日利亚车祸事故
2019年——山西同煤集团永定庄煤业公司发生一起综采工作面上覆采空区气体下泄导致人员窒息事故。该事故造成2人遇难,13人受伤。-7·7山西同煤集团窒息事故
2019年——印尼马鲁古海(北纬0.47度,东经126.23度)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50千米。
2020年——老挝波乔省金三角地区发生一起特大持枪抢劫案。该案件造成中国公民4死1伤。-7·7老挝持枪案
人类破坏自然资源,以及造成后果的事例。(3个)
一:北美黑风暴
1934年5月11日凌晨,美国西部草原地区发生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黑色风暴。风暴整整刮了3天3夜,形成一个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440公里,高3400米的迅速移动的巨大黑色风暴带。风暴所经之处,溪水断流,水井干涸,田地龟裂,庄稼枯萎,牲畜渴死,千万人流离失所。这是大自然对人类文明的一次历史性惩罚。由于开发者对土地资源的不断开垦,森林的不断砍伐,致使土壤风蚀严重,连续不断的干旱,更加大了土地沙化现象。在高空气流的作用下,尘粒沙土被卷起,股股尘埃升入高空,形成了巨大的灰黑色风暴带。《纽约时报》在当天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专题报道.黑风暴的袭击给美国的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使原已遭受旱灾的小麦大片枯萎而死,以致引起当时美国谷物市场的波动,冲击经济的发展。同时,黑色风暴一路洗劫,将肥沃的土壤表层刮走,露出贫瘠的沙质土层,使受害之地的土壤结构发生变化,严重制约灾区日后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秘鲁大雪崩
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拥有一望无垠的海岸线,长达3000多公里。它又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著名的安第斯山脉的瓦斯卡兰山峰,山体坡度较大,峭壁陡峻。山上长年积雪,“白色死神”常常降临于此。1970年5月31日,这里发生了一场大雪崩,将瓦斯卡兰山峰下的容加依城全部摧毁,造成两万居民的死亡,受灾面积达23平方公里。此时,在寒冷的地区,不少人都已沉睡于梦乡之中。
突然,远处传来了雷鸣般的响声。随即大地像波涛中的航船,顿时失控,在疯狂、猛烈地颤抖着。紧接着,又从远处传来了天崩地裂般的响声。震耳欲聋,把人们从酣梦中惊醒。那些正在夜读、娱乐和工作着的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响声惊呆了。人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房屋便东倒西歪、吱吱作响地坍塌下来。
这时,人们才意识到地震灾祸已经降临。
那些还未及逃离屋子的人们,都被压在倒塌下来的乱砖碎石之中。外面,寒风凛冽,漆黑一片,谁也看不到谁,只听到隆隆的崩塌声。
忽然,又一阵惊雷似的响声由远至近,从瓦斯卡兰山峰方向传来。一会儿,山崩地裂,雪花飞扬,狂风扑面而来。
原来,由地震诱发的一次大规模的巨大雪崩爆发了。
地震把山峰上的岩石震裂、震松、震碎,地震波又将山上的冰雪击得粉碎。瞬时,冰雪和碎石犹如巨大的瀑布,紧贴着悬崖峭壁倾泻而下,几乎以自由落体的速度塌落了九百米之多。
刚遭受地震袭击的容加依城,人们惊魂未定,又被随之而到的冰雪巨龙席卷,大多数人被压死在冰雪之下,快速行进中的冰雪巨龙,又使许多人窒息而死。
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最悲惨的雪崩灾祸。
三:孟加拉国特大水灾
1987年7月, 孟加拉国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水灾。连日的暴雨,狂风肆虐,这突如其来的天灾,使毫无任何准备的居民不知所措。短短两个月间,孟加拉国64个县中有47个县受到洪水和暴雨的袭击,造成2000多人死亡,2.5万头牲畜淹死,200多万吨粮食被毁,两万公里道路及772座桥梁和涵洞被冲毁,千万间房屋倒塌,大片农作物受损,受灾人数达2000万人孟加拉国位于孟加拉湾以北,属于恒河平原的东南部,其西为东高止山脉,东为阿拉干山脉,北为喜马拉雅山脉。境内有河流230条,每年的河水泛滥都使孟加拉国蒙受巨大的损失。加之这里地处季风区,印度洋上吹来的西南季风带着温暖而又饱和的水汽向低压区冲来。当受到山脉的阻挡时,立即降雨。这就使得地势平坦低洼的孟加拉国难逃水灾的侵袭。
水灾的发生,加剧了人民的贫困程度,联合国就此展开了两项粮食供给计划。仅一项计划的实施每年就要耗资2000万美元。
这样巨大的损耗却仍未得到政府的重视。大自然原有其不可抗拒的力量,但通过有力的预防措施可使其破坏程度降低到最低限度。1987年9月,孟加拉国灌溉、水利发展和防洪部长阿尼斯·伊斯拉姆·马哈茂德在事后说道,“如果我们和印度、尼泊尔能在有效利用本地区水利资源,即在冬季增加河水流量,在雨季控制洪水这些问题上达成协议的话,我们本来可以减轻7月和8月份在这里发生的洪水灾害的严重程度的。”他的这番话若早能做到,数以千万的人民就不会无家可归。
水灾给人民带来的不仅是贫困、饥饿,同时也滋生了大量的细菌。各种疾病在受灾区流行,约有80万人染上痢疾,近百人丧生。这无疑又使孟加拉国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
如何摆脱水灾带来的沉重灾难,如何使这个南亚穷国的危机有所缓和,已成为孟加拉国政府有待解决的一大难题,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四:印度“黑色妖魔”鼠疫
老鼠,不仅偷吃粮食,它给人类带来的最大危害就是传播病菌,人类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流行的鼠疫,全球性鼠疫发生过3次,死亡人数过亿,不少城镇灭绝。据文献统计,死于鼠疫的人数,超过历史上所有战争死亡的人数的总和。无怪乎人们称这种疾病为“黑色妖魔”。 1994年9、10月间,印度遭受了一场致命的瘟疫。泉神节过后的第二天苏拉特市医院接收到30名病情相似的患者。起初医生并不知道病人患的是鼠疫。但接二连三有人死亡,又传来马哈什特拉附近的拉杜尔流行鼠疫的消息,这才意识到一场灾难已经降临。一时间,火车站、汽车站都挤满了成千上万的逃难者。30万苏拉特市民逃印度的四面八方,同时也将鼠疫和这种恐惧的心理带到了全国各地。
不到两周时间,这种可怕的瘟疫已扩散到印度的7个邦和新德里行政区。鼠疫的降临,对毫无准备的印度当局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印度卫生部不得不向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请求支援,以解燃眉之急。
鼠疫的流行,引起人们的极度恐慌。这种恐惧犹如大火一样,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中止了同印度的各项往来。这对印度来说,经济方面的损失是难以估计的。据有关方面统计,用于治疗和预防鼠疫方面的费用就高达数百亿美元。
人们不禁要问,销声匿迹多年的鼠疫为何再度在印度广为流行呢?专家们一致认为鼠疫的爆发是极为肮脏的环境所致。据说,苏拉特市是印度最脏的城市,贫民窟、集市、街头巷尾,垃圾成堆,臭味熏天。鼠疫流行期间,每天清出的垃圾多达1400吨。遍地的垃圾成为老鼠繁衍滋生的温床。
消灭老鼠,应当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各国相继建立了灭鼠公司之类的专门组织,联合国已成立相应的灭鼠机构。整个地球都在向老鼠展开一场艰难的战斗。虽然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彻底消灭鼠患的办法,但是,科学的不断发展必能战胜鼠患,这是我们大家都坚信的。
五:喀麦隆湖底毒气
帕梅塔高原,是个美丽而令人陶醉的地方。
1986年8月21日晚,人们正在酣睡之中,突然一声巨响划破了长空。不少人还没等弄清发生了什么事,就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 这晚,位于非洲喀麦隆西北部,距首都雅温得400公里的帕梅塔高原上的一个火山湖———尼奥斯火山湖,突然从湖底喷发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它犹如泛滥的洪水,沿着山的北坡倾泻而下,向处于低谷地带的几个村庄袭去……
次日清晨,喀麦隆高原美丽的山坡上,水晶蓝色的尼奥斯河突然变得一片血红,好像一只溃烂而愤怒的红眼睛。草丛里到处躺着死去的牲畜和野兽。尼奥斯湖畔的村落里,房舍、教堂、牲口棚完好无损,但是街上却没有一个人走动。走进屋里探个究竟,令人震惊的一幕映入眼帘,那里都是死人。这是多么凄惨的景象!死者中有男人、女人、儿童,甚至还有婴儿。
从幸存者的口里,人们知道了惨案发生的经过,伴随着昨晚飞响的,还有一股幽灵般的圆柱形蒸气从湖中喷出,整个湖水一下子沸腾了起来,掀起的波浪袭击湖岸,直冲天空,高达80多米,然后又像一柱云烟注入下面的山谷。这时,一阵大风从湖中呼啸而起,夹着使人窒息的恶臭将这朵烟云推向四邻的小镇。
据不完全统计,在这场灾祸中,至少有1740人被毒气夺去了生命,大量的牲畜丧生,加姆尼奥村靠火山湖最近,受灾也最为严重。全村650名居民中,仅有6人幸存。
这一喷毒事件,立即引起了各国的极大关注。尼奥斯火山湖,也因此更闻名于世。日本、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都迅速地派出了紧急救援队,并派出专家对尼奥斯湖喷发毒气的成分进行实测,凶手究竟是谁?专家们努力地寻找答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工作,终于查明了尼奥斯湖中所喷出的有毒气体成分。专家们一致认为,喷出的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而恶臭则来自硫化氢。人们在向自然界征服和索取的同时,也遭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湖底毒气这种自然造成的突发性灾难,让人类尝到了苦果.。
六:伦敦大烟雾
素有世界“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每当春秋之交,这里经常被浓雾所笼罩,像是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据统计,伦敦的雾天,每年可高达七八十次,平均5天之中就有一个“雾日”。每当大雾降临,弥漫的大雾不仅影响交通,酿成事故,还直接危害人们的健康,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
与1952年的状况相比,今天的伦敦是一座净化的城市。那时候,伦敦有燃煤发电厂,离市中心不远处有许多工厂。大多数住家用烧煤来取暖。以煤为动力的蒸汽机车拉着一节节列车开进首都 。对小汽车和卡车产生的废气几乎没有控制措施。
1952年12月4日,伦敦城发生了一次世界上最为严重的“烟雾”事件:连续的浓雾将近一周不散,工厂和住户排出的烟尘和气体大量在低空聚积,整个城市为浓雾所笼罩,陷入一片灰暗之中。期间,有4700多人因呼吸道病而死亡;雾散以后又有8000多人死于非命。这就是震惊世界的“雾都劫难”。
1952年12月3日清晨,伦敦气象台报告说,一个气峰在夜间通过,中午气温可达到5.6℃,相对湿度约为70%。对于本地来说,这是个难得的好日子——一个可爱的冬日。
这一天,从北海吹来一股风,吹遍了整个英格兰,将英国中部的工厂和城市居民住户中烟囱内冒出来的团团浓雾吹到了九霄云外,因而空气变得十分清新怡人。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灾难正悄悄地来临。
傍晚时分,伦敦正处于一股巨大的高气压气旋的东南边缘,较强劲的北风围绕着这个反气旋顺时针吹着。第二天,即12月4日,这个气旋中心已到了伦敦以西几百公里处,沿着通常的路径向东南方向移动。上午风速变小,云层几乎遮蔽了整个天空。时至中午,乌云把太阳全部遮住,伦敦上空阴霾弥漫,气象台温度表的读数为3.3℃,相对湿度上升为82%。
12月5日,一个异常的情况出现了。伦敦气象台的风速表测出了一个非常奇怪的量度——风速读数完全是静止的。据当时专家的估计,此时风速不超过每小时3公里。
伦敦处于死风状态,空气中积聚着大量的烟尘,经久不散,风太弱又无法带走林立的工厂烟囱与家庭排出的各种有害的烟尘。于是,大量的煤烟从空中纷纷飘落,美丽的泰晤士河谷被烟雾笼罩。一位在船上干活的小徒工,烟雾的入侵使他泪如泉涌;烟雾穿门入室,钻进了格林威治区的居民家中,使人们痛苦难忍……
雾云在城市上空悬浮了5天,逐步变得更脏和更有毒。伦敦市中心空气中的烟雾量几乎增加了10倍。
烟雾使数千受害者患了支气管炎、气喘和其他影响肺部的疾病。最后,到12月10日烟雾散去时,估计已有4000人死亡,其中多数是年长者。
今天,烟雾的主要起因是机动车所排放的废气的污染。像洛杉矶、墨西哥城等大城市内,烟雾一直悬浮在空中。使用无铅汽油和安装机车排气催化转化器,有助于减少受这种污染而损害健康的危险。但是,这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严重问题。
七:百慕大地区神秘灾难
在本世纪海上发生的神秘事件中,最著名而又最令人费解的,当属发生在百慕大三角的一连串飞机、轮船失踪案。据说自从1945年以来,在这片海域已有数以百计的飞机和船只神秘的无故失踪。失踪事件之多,使世人无法相信其尽属偶然。所谓百慕大三角是指北起百慕大群岛,南到波多黎各,西至美国佛罗里达州这样一片三角形海域,面积约一百万平方公里。由于这一片海面失踪事件叠起,世人便称它为“地球的黑洞”、“魔鬼三角”。 1971年10月21日,一架满载着冻牛肉的运输机“超星座号”,从一艘正在海面工作的探测船上空飞过。船员们眼看它飞了一分钟左右,突然,飞机好像被海水吸住似的一头坠进海里。以后,船员们什么也未看见,既没有发现油迹,也没有找到尸体和飞机残骸。唯一能证实飞机失踪的,只是海面上漂浮的一大块带血的牛肉。
“超星座号”飞机的失踪,只是这片神秘海域许许多多起失踪事件之一。据统计,自1840年至1945年间,这片海域上空就有100余架飞机失踪;而这里消失的船只则更多。
这片被世人称作“海上墓地”的地方,就是引起全世界许多科学家关注的百慕大三角区。
“超星座号”的失踪,与难以计数的其他失踪事件一样,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没有线索。任何船只、飞机和人员,只要是在百慕大三角区失踪的,就甭想再找到幸存者和任何残骸,所谓神秘就在这里。
所有试图对百慕大三角地区失踪事件做出合乎逻辑解释的人都遇到了无法摆脱的矛盾。于是就有人提出“超自然”理论,试图揭开这世纪之谜。更有一部分研究者,把百慕大三角区发生的灾难与外星人和飞碟联系起来进行推断。他们的论点是:这里存在一个外星人的海底飞碟基地。因为多年来人们曾在这里观察到数不清的不明飞行物现象。这些失踪的飞机和船只正是被飞碟的乘员掠走的。在波恩举行的一次科学会议上,著名太空学家雅佛烈·史杜鲁宾博士透露了他们用太空时代的科技配合古代记录进行研究的情况。他认为现在百慕大三角地区发生的飞机和船只失踪之真相已经大白,是一个400年前的陨石在做怪。
1979年,美国和法国科学家组织的联合考察组,在百慕大海域的海底发现一个巨大的水下金字塔。根据美国迈阿密博物馆名誉馆长查尔斯·柏里兹派人拍下的照片,可以看到这个水下金字塔比埃及大金字塔还要巨大。塔身上有两个黑洞,海水高速从洞中穿过。
水下金字塔的发现,使百慕大三角谜变得更为神秘莫测,它到底是人造的还是自然形成的?它与百慕大海域连续发生的海难和空难有什么关系?这些都有待于人们的进一步探讨。百慕大这个黑洞,至今还没有看见底。
八:通古斯大爆炸
通古斯,位于前苏联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附近。80年前,这里发生过一次极其猛烈的大爆炸,其破坏力相当于500枚和几枚氢弹的威力。
1908年6月30日凌晨,一场罕见的惨祸降临到西伯利亚偏僻林区的游牧民头上。有幸逃脱这场灾难的谢苗诺夫回忆说:“当时天空出现一道强烈的火光,刹那间一个巨大的火球几乎遮住了半边天空。一声爆炸巨响之后,狂风袭来……”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一直传到中欧,德国的波茨坦和英国剑桥的地震观测站,甚至华盛顿和爪哇岛也得到了同样的记录。
当时俄国的沙皇统治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无力对此组织调查。人们笼统地把这次爆炸称为“通古斯大爆炸”。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于1921年派物理学家库利克率领考察队前往通古斯地区考察。他们宣称,爆炸是一次巨大的陨星造成的。但他们却始终没有找到陨星坠落的深坑,也没有找到陨石。只发现了几十个平底浅坑。因此,“陨星说”只是当时的一种推测,缺乏证据,库利克又两次率队前往通古斯考察,并进行了空中勘测,发现爆炸所造成的破坏面积达20000多平方公里。同时人们还发现了许多奇怪的现象,如爆炸中心的树木并未全部倒下,只是树叶被烧焦;爆炸地区的树木生长速度加快;其年轮宽度由0.4—2毫米增加到5毫米以上;爆炸地区的驯鹿都得了一种奇怪的皮肤病枣癞皮病等等。不久二战爆发,库利克投笔从戎,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前苏联对通古斯大爆炸的考察,也被迫中止了。 二战以后,前苏联物理学家卡萨耶夫访问日本,1945年12月,他到达广岛,四个月前美国在这里投下了。看着广岛的废墟,卡萨耶夫顿然想起了通古斯,两者显然有着众多的相似之处:
爆炸中心受破坏,树木直立而没有倒下。
爆炸中人畜死亡,是核辐射烧伤造成的。
爆炸产生的蘑菇云形相同,只是通古斯的要大得多。
特别是在通古斯拍到的那些枯树林立、枝干烧焦的照片,看上去与广岛上的情形十分相似。因此,卡萨耶夫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认为通古斯大爆炸是一艘外星人驾驶的核动力宇宙飞船,在降落过程中发生故障而引起的一场核爆炸。
此论一出,立即在前苏联科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应。支持者和反对者乏善其人。索罗托夫等人进一步推测该飞船来到这一地区是为了往贝加尔湖取得淡水。还有人指出,通古斯地区驯鹿所得的癞皮病与美国1945年在新墨西哥进行核测验后当地牛群因受到辐射引起的皮肤病十分近似,而通古斯地区树木生长加快,植物和昆虫出现遗传性变异等情况,也与美国在太平洋岛屿进行核试验后的情况相同。
五、六十年代,前院多次派出考察队前往通古斯地区考察,认为是核爆炸的人和坚持“陨星说”的人都声称考察找到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对于没有找到中心陨星坑的情况,有人认为坠落的是一颗慧星,因此只能产生尘爆,而无法造成中心陨星坑。
1973年,一些美国科学家对此提出了新见解,他们认为爆炸是宇宙黑洞造成的。某个小型黑洞运行在冰岛和纽芬兰之间的太平洋上空时,引发了这场爆炸。但是关于黑洞的性质、特点,人们所知甚少。“小型黑洞”是否存在尚是疑问。因此,这种见解也还缺少足够的证据。直到今天,通古斯大爆炸之谜仍未解开。
九:智利大海啸
据说,智利是上帝创造世界后的“最后一块泥巴”。或许正是这个缘故,这里的地壳总是不那么宁静。根据现代板块结构学说的观点,智利是太平洋板块与南美洲板块互相碰撞的俯冲地带,处于环太平洋火山活动带上。特殊的地质结构,造成了它位于极不稳定的地表之上,自古以来,火山不断喷发,地震接二连三,海啸频频发生。
从5月21日凌晨开始,在智利的蒙特港附近海底,突然发生了世界地震史上罕见的强烈地震。震级之高、持续时间之长、波及面积之广均属少见,在前后一个月中,共先后发生不同震级的地震225次。震级在7级以上的竟有10次之多,其中8级的有3次。
当5月21日地震刚发生时,震动还比较轻微,大地只是轻轻地颤动着。和以往不同的是,它连续不断地发生。接着震级一次高于一次,震动越发剧烈。仓皇之中,人们东倒西歪,摇摇晃晃跑到室外。
然而,连续两天持续不断的震荡,使人们产生了不以为然的麻痹情绪。由于地震持续时间较长,而且破坏程度不大,人们不像开始时那样惧怕了,有人甚至搬进了破裂的屋子。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心有余悸,他们担心更大的地震即将来临。
果然,5月22日19时许,忽然地震声大作,震耳欲聋。地震波像数千辆坦克隆隆开来,又如数百架飞机从空中掠过,呼啸着从蒙特港的海底传来。不久大地便剧烈颤动起来。一会儿,陆地出现了裂缝;一会儿,部分陆地又突然隆起,好像一个巨人翻身一样。瞬间,海洋在激烈地翻滚,峡谷在惨烈地呼啸,海岸岩石在崩裂,碎石堆满了海滩……
这次地震,是世界上震级最高、最强烈的地震,震级高达8.9级,烈度为11度,影响范围在800公里长的椭圆内。大震过后,接踵引发了大海啸。海啸波以每小时几百公里的速度横扫了太平洋沿岸,把智利的康塞普西翁、塔尔卡瓦诺、奇廉等城市摧毁殆尽,造成200多万人无家可归。
十: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中国北京时间3时42分,东经118.2度、北纬39.6度,在距地面16公里深处的地球外壳,比日本广岛爆炸的强烈400倍的大地震发生了。 几天以后再次公布了经过核定的地震震级:Mst7.8级。
唐山,一座上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在这场没有预报的特大地震中成为废墟。死亡人数达24万之多。
北纬40度线,被人们称为“不祥的恐怖线”。这里,发生了诸如美国旧金山、葡萄牙里斯本、日本十胜近海等无数次大地震。这次地震这个恶魔又一次突袭了北纬39.6度——唐山成为它的牺牲品。
水,首先向人类发出了警报。
7月下旬起,北戴河一向露出海面的礁石被海水吞没;而距唐山比较近的蔡家堡等海域,从前碧蓝蓝的海水变得浑黄。一位潜泳于秦皇岛海水下的人看见水下一条明亮的光带,似一条不安的火龙。
7月27日深夜,比人类早觉醒一步的自然界发出了最后的灾难呼告!
昌黎县看瓜的农民看到200多米高的上空忽然明亮,地面照得发白,西瓜叶、蔓照得清晰可见,如天亮一般。
3点42分许,唐山上空出现强烈的几次蓝色闪光,地上狂风呼啸,惊雷轰响,大地疯狂地摇撼,几秒钟后,唐山破碎了,一片死寂,灰色的尘雾浓浓地笼罩着唐山,整个唐山没有一点声息。
就在这短短的几秒钟里,唐山市区和农村有65万多间房屋倒塌和受到严重破坏。绝大多数唐山人均在睡眠状况下遭此浩劫。
在许多奇迹般的生还者中有一位妇女,她从所住的旅馆逃出仅2秒钟,旅馆便断裂成两半,并坍塌了。由于惧怕还会发生更大的地震,大多数唐山人都转移到搭建在城外公路上供他们临时栖身的帐篷里。
我只能回答这么多了!呵呵!
时间真在流动吗?爱因斯坦:现在和未来差别只是幻觉
生活不易,小编叹气。只能写写资讯聊以了。今天天气不错,正适合读读最新资讯放松一下。不让大家久等了,下面马上进入正题吧。
物理学定律暗示时间的流逝只是一种幻觉,而为了避免这一结论,我们可能不得不重新思考由无限精确数字构成的现实。尽管从感觉上,固定的过去和开放的未来之间仿佛存在着一个刀口,我们一直穿越其间。但奇怪的是,这个刀口——也就是“现在”——在现有的物理定律中是找不到的。
例如,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时间与三维空间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弯曲的四维时空连续体,也就是“块宇宙”,囊括了整个过去、现在和未来。爱因斯坦的方程描绘了块宇宙中的一切从一开始就已经决定;宇宙的初始条件决定了之后会发生什么,惊喜不会发生——只是似乎会发生。1955年,爱因斯坦在去世前几周的写道:“对我们这些相信物理学的人来说,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差别只不过是一个顽固的幻觉。”
尼古拉斯·吉辛在可以俯瞰花园的家庭办公室里
爱因斯坦认为现实是永恒且预先确定的观点直到今天仍然很受欢迎。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的宇宙学家玛丽娜·科尔特斯说:“大多数物理学家相信块宇宙理论,因为它是由广义相对论预测得到的。”
然而,她也指出,“如果有人被要求更深入地思考块宇宙意味着什么,他们就会开始对其含义产生质疑和动摇。”
量子力学是描述粒子概率行为的物理分支学科,在仔细思考时间问题的物理学家看来,量子力学带来了不少麻烦。在量子尺度上,不可逆的变化将过去和未来区分开来:一个粒子可以同时保持多个量子态,直到你进行测量时,粒子就会陷入其中一种状态。神秘的是,单个测量结果是随机且不可预测的,即使粒子行为总体上遵循统计模式。量子力学中时间的本质与相对论中时间的运作方式之间,这种明显的不一致性造成了不确定性和混乱。
瑞士物理学家尼古拉斯·吉辛在2019年发表了四篇论文,试图驱散物理学中萦绕时间的迷雾。在吉辛看来,这个问题一直是数学问题。他认为,一般意义上的时间与我们所说的“现在”都可以很容易地用“直觉数学”来表达。这是一种有百年历史的数学语言,反对无穷多的数字的存在。根据吉辛的说法,当直觉数学被用来描述物理系统的演化时,可以清楚地表明“时间真的在流逝,新的信息被创造出来”。此外,在这种形式体系下,爱因斯坦方程所隐含的严格决定论让位于量子式的不可预测性。如果数字的精确性是有限的,那么自然本身就是不精确的,因此是不可预测的。
试图用新的数学语言来修订物理学定律的人并不多见。物理学家们仍然在消化吉辛的工作,但其中许多参与争论的人认为,他们或许可以在广义相对论的决定论与量子尺度的内在随机性之间,搭起一座弥合概念分歧的桥梁。
“我觉得这很有趣,”哈佛大学量子信息科学家妮可·哈尔彭在回应尼古拉斯·吉辛最近发表在《自然-物理学》上的文章时说,“我愿意给直觉数学一个机会。”
玛丽娜·科尔特斯表示,吉辛的方法“非常有趣”,并且其含义“令人震惊且很有煽动性”。她说:“这确实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形式体系,解决了自然界中有限精度的问题。”
吉辛表示,我们所亲身经历的一切表明,未来是开放的,而现在是非常真实的,以此来制定物理定律非常重要。“我是一个脚踏实地的物理学家,”他说,“时间在流逝,而我们都知道这一点。”
信息和时间
67岁的吉辛首先是一位实验者。他在日内瓦大学执掌一个实验室,在量子通信和量子密码方面进行了一些开创性的研究。但他也是难得一见的跨界物理学家,以重要的理论洞见而闻名,尤其是那些涉及量子机会和非局域性的理论。
在星期天的早晨,吉辛不是去教堂,而是习惯于安静地坐在家里的椅子上,端着一杯乌龙茶,思考着深奥的概念谜题。大约两年半前的一个星期天,他意识到,在爱因斯坦的理论和其他“经典”物理学理论中,时间的确定性图景隐然假设了无限信息的存在。
以天气为例,由于这是一个混乱的系统,或者说对微小的差异高度敏感,因此我们不能准确地预测一周后的天气。但是又由于这是一个经典系统,教科书告诉我们,原则上我们是可以预测一周后天气的,只要我们能够准确地测量每一片云彩、每一阵风和蝴蝶翅膀的摆动。天气的实际物理规律就像时钟一样分秒不差地展开,但由于我们自身的不足,无法用足够精确的小数位数来衡量天气状况,从而无法做出准确的预报。
现在,把这个想法扩展到整个宇宙。在一个预先决定的世界中,时间似乎只会展开,在所有时间将会发生的事情实际上必须从一开始就设定好,每个粒子的初始状态都以无数个精确数字编码。否则,在遥远的将来,这个可预测的宇宙本身就会崩溃。
然而,信息是物理性的。现代研究表明,信息需要能量,并且占用空间。任何体积的空间都具有有限的信息容量。吉辛认识到,宇宙的初始条件需要在有限的空间中塞入太多的信息。“一个有无限个数字的实数在物理上是没有意义的,”他说道。块宇宙隐然假定了无限信息的存在,必然会分崩离析。
吉辛在物理学中寻找了一种描述时间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没有假定初始条件有无限的精确性。
时间的逻辑
现代学界已经接受了存在实数连续统的观点,其中大多数实数在小数点后还有无穷多的数字,但这种观点丝毫没有体现出20世纪头几十年人们对该问题的激烈争论。伟大的德国数学家大卫_希尔伯特信奉一种如今已成为标准的观点,即实数是存在的,并且可以作为完整的实体来操纵。反对这一观点的是荷兰著名拓扑学家鲁伊兹·布劳威尔领导的数学“直觉主义者”,认为数学是一种构造。布劳威尔坚称数字必须是可构造的,其位数是可计算的,或者可被选择或随机确定。他指出,数字是有限的,同时也是过程:当更多的位数以他所说的选择序列的形式出现时,它们会变得更加精确;选择序列是一种函数,用来产生越来越精确的值。
直觉主义把数学建立在可以构建的基础上,对数学实践以及决定哪些陈述为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觉主义逻辑最彻底背离标准数学的一点,是不承认排中律,这是自亚里士多德时代以来一直被吹嘘的原则。排中律的含义是,一个命题要么为真,要么其否命题为真。这是一组清晰的选择,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推理模式。但是在布劳威尔的框架中,关于数字的陈述在给定的时间内可能既不“为真”也不“为假”,因为数字的确切值还没有显示出来。
当涉及4、1/2或π这样的数字时,标准数学并没有加以区别。尽管π是无理数,没有有限的小数部分,但可以用一个算法生成其十进制展开,使π像1/2一样是确定的。但是,如果是另一个和1/2差不多的数字x呢?
假设x的值是0.4999,后面的数字在选择序列中展开。也许9的序列永远持续,在这种情况下,x收敛于1/2。
但是,如果在后面序列的某个点,出现了一个9以外的数字,比如说x的值变成了4.999999999999997,那么不管发生什么,x都小于1/2。在此之前,当我们只知道0.4999时,“我们不知道9以外的数字是否会出现,”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数学哲学家、直觉主义数学领域的权威专家卡尔·波西解释道,“在我们考虑这个x的值时,我们既不能说x小于1/2,也不能说x =1/2。”命题“x =1/2”并不为真,其否命题也不为真。排中律不成立。
此外,该连续统一体不能清晰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所有数字小于1/2,另一部分则是大于或等于1/2。“如果你试图把连续体切成两半,这个数字x会粘在刀上,它不会分成左边或右边,”波西说,“连续体是黏性的,切不断的。”
希尔伯特将取走数学中的排中律比作“禁止拳击手使用拳头”,因为这一原则是数学推理的基础。尽管布劳威尔的直觉主义框架让库尔特·哥德尔和赫尔曼·魏尔等人着迷,但标准数学以其实数占据了主导地位,因为易于使用。
时间的展开
2019年5月,在卡尔·波西参加的一次会议上,吉辛第一次接触到直觉数学。当两人开始交谈时,吉辛很快就发现这个数学框架中描述的小数位数与宇宙中时间的物理概念之间存在联系。当不确定的未来变成具体的现实时,物化的位数似乎自然地与定义现在的时刻序列相对应。排中律的缺失则类似于关于未来的非决定论命题。
在2019年12月发表在《物理评论A》的论文中,吉辛与合作者弗拉维奥·德尔·桑托使用直觉数学语言制定了另一个版本的经典力学,并做出了与标准方程相同的预测,但以非决定论来描述事件。这就创造了一幅新的宇宙图景,其中会发生无法预测的事情,而时间也会展开。
这有点像天气。回想一下,我们不能精确地预测天气,因为我们不能无限精确地知道地球上每一个原子的初始条件。但在吉辛的非决定论版本中,这些无限精确的数字从未存在过。直觉主义数学抓住了这一点:当未来以选择序列展开时,那些精确指定天气状态,并指示其未来发展的数字是实时选择的。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量子物理学家雷纳托·雷纳表示,吉辛的论点“指向了一个方向,即决定论的预测根本上是不可能的”。
换句话说,世界是不确定的,未来是开放的。吉辛指出,时间“不像**院里的**那样展开。它实际上是在创造性地展开,新的数字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量子引力理论学家费伊·道克表示,她“非常赞同”吉辛的观点,因为“他站在我们这些人一边,认为物理学与我们的经验不符,因此遗漏了一些东西。”道克同意数学语言塑造了我们对物理中时间的理解,标准的希尔伯特数学将实数视为完整的实体,而这“显然是静态的,具有不受时间限制的特性,这对物理学家来说无疑是一种限制,特别是在我们试图把一些动态的东西——比如对时间流逝的体验——纳入进来的时候”。
对于像道克这样对引力和量子力学之间联系感兴趣的物理学家来说,这种新时间观最重要的启示在于,它会如何在两种长期以来被认为互不相容的世界观之间建立联系。“这对我的一个启示是,”雷纳说,“在某些方面,经典力学比我们想象的更接近量子力学。”
量子不确定性与时间
如果物理学家想要解开时间之谜,他们就不仅要与爱因斯坦的时空连续体角力,还要搞清楚宇宙量子本质的问题。量子理论描绘的时间图景与爱因斯坦的理论截然不同。雷纳说:“我们的两大物理学理论,量子理论和广义相对论,做出了不同的表述。”他和其他几位物理学家指出,这种不一致性使建立量子引力理论和理解大爆炸为何发生变得十分困难。“看看哪里存在矛盾,再看看我们有哪些问题,最终这一切都归结为时间的概念,”雷纳说道。
量子力学中的时间是刚性的,不是弯曲的,并且与相对论中的空间维度纠缠在一起。此外,量子系统的测量“使量子力学中的时间不可逆,而在其他方面,量子理论又是完全可逆的,”雷纳说,“因此时间在这件事上起到了某种作用,但我们仍然不太了解。”
在许多物理学家的理解中,量子物理学告诉我们宇宙是不确定的。“你可以发现两个铀原子,一个在500年后衰变,另一个在1000年后衰变,但它们在任何方面都是完全相同的,”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的物理学家尼玛·阿卡尼-哈米德说,“从任何意义上说,宇宙都不是决定论的。”
尽管如此,其他对量子力学的流行解释,包括对“多世界”的诠释,都在设法使经典的决定论时间概念继续存在。这些理论把量子事件描绘成一种既定的现实。例如,多世界理论认为,每一次量子测量都将世界分割成多个分支,从而实现每一种可能的结果,而这些结果都是预先设定好的。
吉辛的想法与此相反。他希望为经典物理学和量子物理学提供一种共同的、非决定论的语言,而不是试图把量子力学变成一种决定论理论。不过,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标准量子力学。
在量子力学中,信息可以被打乱,但不能被创造或摧毁。然而,如果像吉辛提出的那样,定义宇宙状态的数字随时间增长,那么新的信息也会不断出现。吉辛表示,他“绝对”反对信息保存在自然界中的观点,这主要是因为“在测量过程中明显产生了新的信息”。他补充道:“我的意思是,我们需要用另一种方式来看待这些整体想法。”
这种对信息的新思考方式或许可以解决黑洞信息悖论。该悖论提出了一个问题:被黑洞吞噬的信息会发生什么?广义相对论认为信息将被摧毁,而量子理论认为信息被保存了下来。如果以直觉数学来表述的量子力学允许信息通过量子测量被创造出来,那么信息被摧毁也是可以允许的。
伦敦大学学院的理论物理学家乔纳森·奥本海姆认为,信息确实在黑洞中丢失了。他不知道布劳威尔的直觉主义能否如吉辛所主张的那样,成为展示这一点的关键,但他表示,有理由认为信息的创造和破坏可能与时间紧密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被摧毁;它不会因为你在空间中移动而被摧毁”。构成爱因斯坦块宇宙的维度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
除了支持创造性时间的概念,对于我们意识中对时间的体验,直觉数学还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解释。回想一下,在这个框架中,连续体是黏性的,不可能被一分为二。吉辛将这种黏性与我们的感觉联系起来,即“现在”是有“厚度”的,这是一个实质性的时刻,而不是一个将过去与未来完全分开的零宽度点。在基于标准数学的标准物理学中,时间是一个连续的参数,可以取数轴上的任何值。然而,吉辛说:“如果连续体是用直觉数学来表示的,那么时间就不能被切成两半。”它很厚,“就像蜂蜜一样厚”。
到目前为止,这还只是一个类比。奥本海姆说,他“对‘现在很厚’这个概念感觉很好。我不知道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时间的未来
吉辛的想法引起了其他理论物理学家的一系列反应,他们也有各自的思想实验和关于时间的直觉。
有几位专家一致认为,实数在物理上似乎并不真实,物理学家需要一种不依赖于实数的新形式体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研究黑洞和量子引力的理论物理学家艾哈迈德·阿尔姆海里认为,量子力学“排除了连续统的存在”。量子数学把能量和其他量像打包一样绑定起来,更像是整数,而不是连续统。无限数字在黑洞中被截断。“黑洞似乎有连续无限数量的内部状态,但这些数字被切断了,”他说,由于量子引力效应,“实数不可能存在,因为你不能把它们藏在黑洞里。否则它们就能隐藏无穷无尽的信息。”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物理学家桑杜_波普斯库经常与吉辛的观点一致,他赞同后者的非决定论世界观,但也表示自己并不确信直觉数学是必要的。波普斯库反对将实数视为信息的观点。
阿卡尼-哈米德认为吉辛对直觉数学的运用很有趣,而且可能在黑洞和大爆炸等引力和量子力学出现明显冲突的问题上发挥作用。“这些问题,比如数字的有限性、事物的根本性存在、是否存在无限多的数字,抑或数字的创造等等,”他说,“可能最终会与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宇宙学联系起来,特别是在不知道如何应用量子力学的情况下。”他也看到了对一种新的数学语言的需求,这种语言可以把物理学家从无限的精确性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谈论那些总是有点模糊的东西”。
吉辛的想法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但仍然需要充实。接下来,他希望找到一种方法,用有限、模糊的直觉数学重新构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就像他对经典力学所做的那样,这可能会让两个理论更加接近。对于如何处理量子力学,他已经有了一些想法。
“无限”出现在量子力学中的方式之一是“尾巴问题”。当你尝试定位一个量子系统,比如月球上的一个电子时,“如果你使用标准数学,你就必须承认月球上的电子有非常小的概率也会在地球上被探测到,”吉辛说道。表示粒子位置的数学函数会留下“尾巴”,并且“以指数方式变小,但不为零”。
但吉辛想知道,“我们应该把什么样的现实归因于一个超级小的数字?大多数实验主义者会说,‘让它归零,停止质疑’。但更加偏向理论的人可能会说,‘好吧,但从数学角度来看,确实存在一些东西’。”
“现在就要看是采用哪种数学了,”吉辛继续说道,“经典数学中,确实还存在某些东西。而在直觉数学中,什么都没有。”电子在月球上,它在地球上出现的可能性为零。
自吉辛的论文发表以来,未来已经变得更加不确定。对他来说,现在的每一天都是星期天,因为疫情正笼罩着世界。由于不能前往实验室,也仅能在屏幕上看到孙女,因此他接下来的计划便是,端着茶杯,对着花园景观继续思考时间的问题。
欲要知晓更多《时间真在流动吗?爱因斯坦:现在和未来差别只是幻觉 》的更多资讯,请持续关注深空的科技资讯栏目,深空小编将持续为您更新更多的科技新闻。
本文来源:深空游戏 责任编辑:佚名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